正文 第6章 健康寶寶好睡眠(1 / 3)

寶寶的“上床問題”,對於很多爸媽來說並不是一件可以輕鬆解決的事情。每個睡前“小動作”都會讓父母們頭痛不已。尤其是每一個孩子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和不同的環境中所需要的睡眠又是不同的。有些寶寶會一次睡很長的時間,有些寶寶則喜歡時常打個瞌睡;有些寶寶睡眠十分規律,而有些寶寶的睡眠則時長時短,沒有任何規律可循。即使同一個寶寶也經常出現不同的情況,這讓父母們無所適從,不但無法幫助寶寶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也常常將父母弄得疲憊不堪。因此,如何給寶寶一個良好的睡眠一直以來都是父母們所密切關注的問題。

多管齊下,避免寶寶睡扁頭

嬰兒睡扁頭的情況很多見,究其原因是其顱骨發育還不完善,以及睡眠姿勢不當。嬰兒時期顱骨柔軟而富彈性,加之各顱骨之間還存在著縫隙,容易因受壓而變形。而且年齡越小的嬰兒,其頭臂占身體的比例越大,相對越重,這樣一來,如不注意睡眠姿勢,總是將頭保持在一個位置,就會將頭壓扁、變形,或者左右不對稱。因此,要注意及時糾正寶寶的睡眠姿勢,避免把寶寶的頭睡扁。

扁頭二三事

在寶寶剛剛出生的6個月內,是雕塑寶寶頭型的最佳時期,這個時期寶寶的頭型是可以塑造的。糾正或避免寶寶睡扁頭的關鍵在於不斷變換寶寶的睡姿,不要讓腦部的某一個部位受到長時間的擠壓。比如:中國人習慣讓嬰兒仰睡,而西方人多半則喜歡讓孩子趴睡或者側睡,這也是中國人的臉型多半較大,而西方人的臉型多半為窄長型的原因之一。

扁頭觀察

嬰幼兒由於睡眠姿勢不當而導致頭部變形的情況時有發生,比如有的幼兒後腦平平,而有的則把大腦睡偏了,女孩子還可用頭發遮擋,而男孩多數為短發,則很難遮擋,甚至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壓力。除了影響孩子的容貌外,如果嬰幼兒的腦顱骨變形嚴重,還會因其嚴重變形而影響頭部神經的走向以及血液循環的供給,對腦功能的正常發育產生不利影響,甚至導致各種神經性疾病的發生。

專家方案

對於1歲以內的嬰兒,其每天睡眠的時間至少要占到全天的1/2以上,因此,預防小兒“睡扁頭”,一定要及早注意。為了避免寶寶睡扁頭的情況發生,專家介紹了預防睡扁頭的方法:

(1)不要給寶寶用小枕頭,因為這一時期寶寶在任何姿勢下都能安然入睡,如果要用也得等孩子再長大些。對父母而言,他們要做的是每兩小時替孩子翻動一次睡姿,避免維持同一姿勢過久,就可有效地雕塑孩子的頭型。

(2)因為寶寶睡覺時習慣於麵向母親,吃奶時也習慣把頭轉向母親一側。為了不影響孩子的顱骨發育,母親應該經常和孩子調換位置躺著。有些孕婦在喂奶時總是麵朝著一個方向,使得嬰兒吃奶時也總是側向一方,這樣就容易造成嬰幼兒睡扁頭。此外,還可以在孩子頭下墊些鬆軟的棉絮等物,也可避免扁頭。所以,嬰幼兒是否睡扁頭可與媽媽有著很重要的關係呦!

(3)患有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的嬰兒,由於其腸道對鈣磷的吸收減少,使得顱骨骨化障礙,有時會出現“乒乓頭”,所以更容易受壓變形。此類患兒除了平時要講究睡姿外,還應多曬太陽,並及時補充維生素D和鈣質,以保障顱骨的正常發育。

(4)如果你的寶寶已經睡扁了頭,家長應及早進行糾正。因為一旦孩子超過一歲半,骨骼發育的自我調整便會相對困難很多,扁頭不易糾正,會影響孩子的外觀美。

知識導讀

也許很多家長都不知道,剛出生的嬰兒脊柱幾乎是直的,而正常成年人的脊柱則呈“S”形,這是因為正常的成年人的脊柱具有頸彎、胸彎、腰彎和骶彎四個生理彎曲。嬰兒整天躺臥在童床裏,顯然不利於刺激脊柱的正常生理彎曲形成。尤其是兩歲以內的嬰兒,如果平臥的時間太久,就會引起枕骨平塌,形成“扁頭”,而如果讓嬰兒側臥時間太久,又會導致兩側麵頰生長不對稱,形成大小臉。因此,父母應該多背背或抱抱孩子。

TIPS:如何觀察寶寶的睡眠

不同年齡段的寶寶睡眠時間有所不同,下麵是不同年齡段的寶寶應睡眠時間及如何觀察小兒睡眠:

[1~3個月]嬰兒一晝夜要有18~20小時的睡眠時間。嬰兒睡眠時應注意觀察小兒的姿勢是否正確。

[4~6個月]此時嬰兒白天要睡眠3次,每次約2小時,總共約6個小時,觀察小兒的睡眠姿勢是否正確。

[7~12個月]此時期嬰兒的睡眠需求與上一階段一般相同,也應注意觀察小兒的睡眠姿勢是否正確。

[13~18小月]這時,嬰兒的睡眠開始減少,白天睡眠2次,每次約1.5~2小時,共約3~4小時,觀察小兒的睡眠姿勢是否正確。

[18~24個月]嬰兒的睡眠繼續減少,白天睡眠1次,約2~2.5小時,除觀察睡眠姿勢外,還要觀察是否閉眼,睡得是否安靜,睡眠的時間是否足夠等。

[24~30個月]白天睡眠一次,約2.5小時,除觀察睡眠姿勢外,還要看嬰兒能否安靜入睡以及醒後經成人提醒能否安靜躺著。另外,還要注意嬰兒經過足夠的睡眠醒來後精神是否飽滿愉快等。

[30~36個月]白天睡眠一次,約2小時,除觀察睡眠姿勢是否正確,還要看是否能夠主動躺好,是否能夠安靜入睡,醒來後是否能否靜臥,不哭不鬧等。

[4歲以上]白天睡眠一次,約2小時,除觀察以上內容外,成人還應經常注意嬰兒是否有其他的不良習慣,比如俯臥、吃手等。如果這時嬰兒還有睡眠不安的情況,應該及時找出原因,給予治療處理。

對症下藥,糾正寶寶白天睡

研究發現,白天嗜睡而晚間睡眠不足的孩子不僅發育緩慢,學習問題突出,而且在注意力、記憶力、組織能力、創造力和運動技巧相對較差。特別是在行為問題上,更容易出現好鬥,同時還可能伴有多動症、自我控製能力差、精神不集中等症狀,在情緒調節上,更容易激怒。因此,從0歲開始,爸爸媽媽就應該努力糾正孩子白天嗜睡的毛病,努力培養孩子良好的睡眠習慣。

白天嗜睡二三事

睡眠已經成為困擾我國大城市嬰幼兒的又一大問題。一項最新調查顯示,我國城市0~2歲的嬰幼兒每天睡眠時間比美國同齡孩子平均要少1小時。這不得不引起爸爸媽媽的注意,因為白天嗜睡的孩子,往往夜間睡眠缺乏,這會擾亂生長激素的正常分泌,致使免疫係統受損、內分泌失調,出現代謝問題,使孩子更容易發胖。

白天嗜睡觀察

白天嗜睡突出的表現就是白天睡眠時間過長、睡眠次數過多。對於幼兒來講,常常玩一會就打磕睡,而學齡嬰幼兒則是上課容易打瞌睡。有的孩子可能是由於夜間末睡好而白天嗜睡,但有的孩子即使夜間睡眠充足也表現出白天過度嗜睡。後者可能是由於先天性大腦皮層覺醒不足,或者是後天疾病造成的覺醒不足(一氧化碳中毒後遺症、腦外傷的後遺症、顴摘等)。無論哪一種,都應該得到足夠的重視,使孩子能夠有一個良好的睡眠,能夠健康成長。

專家方案

寶寶白天嗜睡,大多是由於客觀原因引起的,因此,專家建議可以針對這些原因對症下藥:

[環境不適應]有些孩子對自然環境不適應,白天黑夜顛倒。白天父母上班他睡覺,晚上父母要休息他卻要玩耍。對於這類孩子,可在醫生的指導下用些鎮靜劑,把休息睡眠時間調整過來,或者請嬰幼兒保健醫生作些指導。

[白天運動不足]有的孩子夜間不肯入睡,哭鬧不止是因為白天沒有足夠的運動。對於這些孩子,應增加白天的活動量,孩子白天累了,晚上自然安靜入睡。

[午睡時間安排不當]有些孩子白天嗜睡表現為早晨起不來,這可能是因為午睡的時間太晚所致,比如孩子到了午後2~3點才睡午覺,那麼到了晚上該睡覺的時候沒有睡意,所以早晨不醒;或者午睡時間過早,而到了晚上提前入睡,半夜睡醒。對於這些孩子可以在早晨早些喚醒,午睡時間作適當調整,使孩子在晚上恰當的時候產生睡意,這樣就能讓孩子安安穩穩地睡到天明了。

知識導讀

有些家長試了很多方法,還是沒能找到寶寶白天嗜睡的原因,這有可能是寶寶受了光亮的影響:如果晚上寶寶睡覺的時候不關燈,這就會導致寶寶感覺在白天睡覺和晚上睡覺時沒有差別的,也就是寶寶感覺不到白天和晚上的不同。時間一長,這種感覺在寶寶的大腦皮層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形成日夜不分的現象。所以,家長應注意利用光亮來培養寶寶晚上睡覺,比如白天不拉窗簾,把寶寶放在小車裏睡,晚上給寶寶洗個澡,關燈拉窗簾,放在小床上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