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在自己人手上的“王牌狙擊手”
人物
作者:張達明
克裏斯托弗·斯科特·凱爾是美國得克薩斯州敖德薩市人。在他8歲時,作為教師的父親就做出決定,要將兒子打造成一個天下無敵的狙擊手,先是給他買了一支來複槍,之後又給他買了一支霰彈獵槍。
在父親的精心指導下,凱爾的槍法日漸長進。高中畢業後在農場工作了一段時間後,他決定申請加入美國海軍陸戰隊,以便更好地施展自己的射擊才能。
申請加入美國海軍陸戰隊的過程不是很順利,原因是他在農場工作時胳膊受過傷,但他精準的槍法還是引起了招聘官極大的興趣,最終被招入海軍海豹突擊隊一所基礎培訓學校受訓,並於1999年正式加入海豹第三突擊隊。
伊拉克戰爭爆發後,凱爾的射擊天賦得到充分發揮。無論在前線執行狙殺任務,還是參加艱苦的巷戰,他彈無虛發的精準射殺,每每都讓敵人聞風喪膽。最傳奇的一次狙擊行動發生在2008年。一次,凱爾在薩德爾城的外圍執行任務,他忽然發現在約1920米外的隱蔽處,一個武裝分子扛著火箭彈正準備向一支美軍車隊發射。千鈞一發之際,凱爾果斷舉槍扣動扳機,精準無誤射殺了這名武裝分子,避免了美軍車隊遭到重創,創下了他成功狙擊的最遠紀錄,他也因此被戰友譽為“傳奇神射手”。
在參加伊拉克中部城市拉馬迪的巷戰中,凱爾曾一天之內射殺了54名武裝分子,引起了武裝分子的極度仇恨,他們詛咒他是“拉馬迪惡魔”,先懸賞2萬美元要殺死他,後又將賞金升到了8萬美元。
在重賞的刺激下,武裝分子加大了對凱爾的圍剿。雖然他一次次成功逃離被殺的危險境地,但也曾不幸兩次被射傷,6次遭遇炸彈襲擊。盡管如此,他4次前往伊拉克戰場服役的經曆,為他創造了射殺255名武裝分子的輝煌戰績,讓他成為美軍曆史上的“最致命狙擊手”,先後獲得兩枚銀星勳章、5枚紫星勳章和其他榮譽。2009年退役時,他被美國防部授予“王牌狙擊手”的稱號。
退役後,凱爾和妻子及兩個孩子搬到得克薩斯州的中洛錫安定居,並成立了一家公司,專為軍隊、警察、企業和個人提供作戰和武器培訓服務。
2012年,凱爾與他人合著的自傳《美國狙擊手》出版後大獲成功,連續37周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隨後,他又與人合著的另一本書《美國槍支——從10件武器看美國曆史》也順利出版,書中講述了他用過的10件經典武器。
不僅如此,凱爾還與人聯合創辦名為“FITCO關愛基金會”,旨在幫助退役老兵克服“創傷後應激障礙”,為身體受傷和心理受創的退伍軍人提供身體康複設備、個人訓練、生活輔助、心理治療等服務。凱爾曾在接受美國“槍”網站采訪時,談到開辦“FITCO關愛基金會”的目的,他說:“作為一名從戰場上退下來的老兵,我深知克服戰後心理創傷的重要性。老兵從戰場重返社會後,必然會麵臨種種意想不到的困難,就像一個人突然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一下讓你感覺丟了自己的身份,所以必須學習一套全新的行為方式,以適應久違了的社會和生活,這一點十分重要。”
讓凱爾沒想到的是,他沒有死在險境重重的戰場上,卻死於美國海軍陸戰隊退伍戰友埃迪·雷·勞思的手上。
27歲的勞思,曾於2006年至2010年在海軍陸戰隊服役,退伍後留下的戰爭陰影讓他患上創傷後應激障礙。凱爾將勞思從一家精神病醫院接出後,帶到 “FITCO關愛基金會”為其做心理輔導。2013年2月2日,凱爾和朋友查德·利特菲爾德把勞思帶到得州一座射擊場,計劃幫其治療創傷後應激障礙。沒承想,當凱爾將一把手槍遞到勞思手上,然後彎身係鞋帶的一瞬間,勞思不知是受了什麼刺激,竟從後方向他開槍射擊,凱爾不幸當場罹難。
事件發生後,在全美引起了巨大反響。人們在悼念凱爾的同時,也對退伍老兵的心理問題再次展開討論。哥倫比亞大學精神病學專家傑弗裏·利伯曼說:“在美軍大約230萬參加過伊戰和阿富汗戰爭的老兵中,至少20%患上創傷後應激障礙。其中,隻有一半人尋求治療,而這其中又隻有不到一半的老兵得到最低水平的充分治療。由於備受創傷後應激障礙的折磨,退役老兵的暴力和自殺傾向都偏高,平均每年約5000名老兵自殺。更可悲的是,作為退伍老兵的凱爾,卻成了創傷後應激障礙的間接受害者,慘死在了自己人手上,這不能不說是對白宮最殘酷的諷刺。”
更具諷刺意義的是,根據凱爾與他人合著的自傳《美國狙擊手》改編的同名電影《美國狙擊手》上映後,不僅刷新了美國票房紀錄,而且榮獲6項奧斯卡的提名,凱爾如果泉下有知,不知該是怎樣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