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陰的燈市其實在鑒湖一帶。陸遊和唐琬雇車來到鑒湖,遠遠的看得見燈市的光亮了,車夫卻說再也進不去了。定睛一看,街上果然已經人滿為患。雖說還沒走近,卻已然能看見滿街的燈密密麻麻,五彩繽紛,如同天上的繁星,熠熠生輝。
走近一看,燈市上早已人聲鼎沸,觀者如潮,陸遊和唐琬一下子被裹緊了洶湧的人潮,身不由己的向燈市中心走去。
“跟著我,別走散了。”陸遊緊緊拉著唐琬的手大聲說。
原來本朝自開國以來,每個皇帝都非常喜歡花燈,南渡以前,在故都汴梁,每到元宵,宮裏宮外,具有盛大燈會舉行。京城內外,上至王公貴族,達官顯貴,下至富商巨賈乃至販夫走卒,平明百姓也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元宵觀燈的習俗。
靖康之變,徽、欽二帝被俘,徽宗九子康王在應天府南京(今河南商丘)繼承皇位,後舉朝南渡,也就把元宵觀燈的習俗帶到了江南。如今二十年過去了,這元宵觀燈的習俗,也早已在這片江南水鄉根深蒂固。所以每到正月十五,萬人空巷,人人爭看花燈。一到晚上,皇上還命令各地官員在高處燃放煙花以助興,臨安那邊燃放,山陰這邊也要燃放。十五這天,鼓樂喧天,通宵達旦,舉城若狂。
到了這裏,唐琬和陸遊的眼睛都忙不過來了。不僅各家各戶的前門後院,連路旁的樹上也掛滿了各色花燈。燈市綿延數裏,長長的街道在燈光的點綴下,像一條閃光的帶子,一眼望不到邊,幾乎讓人疑惑天上的銀河墜落凡間,恍然不知身在何處。
街心正中,還立著一個個塔形燈架,各式各樣的花燈一層層放上去,整個燈架成了一個流光溢彩璀璨寶塔。一盞盞千姿百態,一層層各不相同。燈塔下麵更有各種雜耍的、做買賣的小販,熱熱鬧鬧,歡歡喜喜,一片繁榮景象。
唐琬和陸遊正在仔細觀看燈塔上的花燈,忽聽天上“蓬蓬”幾聲,一刹那,周圍的人們都抬起頭來望向天邊,“放煙花了,放煙花了。”小孩子們興高采烈的歡呼著。
這一下,看燈的、耍雜耍的、做買賣的,全都停下手中動作,紛紛舉頭目不轉睛的望向天上,生怕看漏了一個。
烏黑的天幕上,一個個煙花冉冉升起,起初隻看見一條條線,一個個亮點,如同無數條金色小蛇,撕開沉沉夜幕,彎彎曲曲的扭動著閃光的身軀,直衝雲霄。霎那之間,便一同爆裂開來,天空立即開出大朵大朵色彩絢麗的花兒,無比絢爛的光華,向四周擴散開去,夜空漸次層層疊疊五彩七色。人們尖叫著,歡呼著,盡情欣賞著這一年一次的美景。
煙花越放越密,夜空繁花似錦,閃閃爍爍,起起落落,明明滅滅;這邊升起,那邊落下,那邊落下,這邊升起;這邊熄滅,那邊亮起,那邊熄滅,這邊亮起。很多時候,甚至這邊還沒落下,那邊已悄然升起,這邊還沒熄滅,那邊已悄然亮起。
唐琬屏住呼吸看著漫天煙花,不得不為這種燃燒自己,盡情綻放,美到極致的東西讚歎不已。如此絢爛的美,拚盡全力綻放自己最後一絲光華,這樣的恣意,這樣的不留餘地,卻也是那樣美,美到令人窒息。火過成灰,短暫的美麗過後,隻餘下黑洞洞無盡的夜空。唐琬突然有一種莫名的心悸,一抬眼看見身邊的陸遊,仍在專注的看著煙花,天上的焰火把他的臉照得忽明忽暗。唐琬由不得向他身邊靠了靠,那份沉靜與安慰,讓唐琬心裏湧起一種安寧的感覺。
東北方,一陣更密更急的煙花又起來了,仿佛一夜春風來,天幕間刹那被催開繁花朵朵,姿態各異,五彩續紛。幹奇百怪的顏色彙集一起,天空仿佛成了個巨大的彩色的漩渦,斑斕的色彩在中間迸發、交彙而又融合。真是東風夜放花幹樹,更吹落,星如雨,人間的美景亮過了空中的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