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17(1 / 2)

內室,唐氏則和曾氏在一邊互相讚美彼此的穿著,閑話家常。王怡則和兩個嫂嫂在另一邊交換著把孩子抱來抱去逗著玩耍。

說了會兒話,曾氏和兒媳張氏、喬氏才把給孩子和王氏準備的禮物拿了出來。

曾氏給女兒的是一件繡有清水出芙蓉圖案的襦裙,給孩子的是一件銀白色的披風、一套棉襖棉褲,上麵繡著的圖案分別是蛇、蠍、蟾蜍、蜈蚣、蜘蛛等五毒俱全,另外拿出了一件在廟裏求來的護身符為孩子掛在脖子上。

張氏給王怡的一件淺藍色的百褶裙,給孩子的除了外套、棉襖棉褲,就是撥浪鼓和幾件小玩意兒。

喬氏給王怡的是一件玫瑰色褙子和一件桃紅色坎肩,給孩子也和張氏的差不多。

唐氏從王怡手中把孩子接過來,讓她試試母親和兩個嫂嫂帶來的衣服,她一一試了,感覺很漂亮,也很合身。

孩子的衣服大一點沒關係,就沒有必要試了。

但王氏突然就犯了難了,心裏一直琢磨著待會會客時自己和孩子該穿誰送的衣服出去比較好。穿母親的吧,怕兩個嫂嫂多心,而且兩個嫂嫂也不知道穿那個的好,穿大嫂的吧,又怕二嫂多心,穿二嫂的,也怕大嫂多心,真是左右為難。

張氏和喬氏看出了王怡的心思,異口同聲地說:“不用犯難,待會你和孩子就穿母親送的出去吧,母親是長輩,理應先穿她老人家送的。”

“先穿誰的都一樣,咱們不計較這些。”曾氏嘴上說不在意,但聽了兒媳的話,心裏還是很受用。

既然嫂嫂這樣說了,王怡就不用犯難了,直接選擇母親送的衣服為自己和孩子穿上就和大家一同出去會客去了。

王怡抱著孩子剛出現在大廳裏,那些前來祝賀的女人看見她和孩子身上的衣服,都不禁投來了讚賞的目光。

唐琬回到唐府的第二天,就因為傷心過度大病了一場。夜裏高燒不斷,胡言亂語,白天昏迷不醒。曉月照顧了她半晚上,直到看見她的情況稍稍平穩了一些,才趴在她床邊睡了過去。

早上醒來發現小姐情況越來越不妙,不知道該如何是好,這才跑到唐聞夫婦麵前哭哭啼啼地要他們救小姐一命。

夫婦倆見這丫頭哭成這樣,知道這事非同小可。便立即跟著曉月到唐琬房中看了個究竟。

隻見唐琬躺在床上,時不時地一陣臉青麵黑,渾身發抖。夫婦倆也被嚇得手足無措了,吩咐完曉月好生看著小姐。便趕緊四處奔走,為她尋醫問卜,求神拜佛,忙了一天一夜,均不見效。

第二天早上,唐聞夫婦來到街上,迎麵看見一個遊方的和尚正在叫賣擺在地上的草藥,夫婦倆便一同走上前去,你一言我一語跟和尚搭訕起來。

聽和尚說,他來自五台山,曾在荒山野嶺偶遇仙人,向他傳授了一百零八個仙家秘方,專治疑難雜症。

夫婦倆便抱著試試看的心理把和尚帶了回來,和尚為唐琬把過脈之後,說:“你家小姐得的是心病,心病還須心藥醫,解鈴還須係鈴人。”

唐聞趕緊說:“那大師你看她這病還能治嗎?”

“蛇蠍之毒易解,相思之毒難解。”大師說,“這樣吧,我免費送你們一個藥方,你們就先按方抓藥給她吃吧!”

大師說著,便讓唐聞找來紙和筆刷刷刷地寫了個藥方遞到了唐聞麵前。

唐聞接過藥方仔細辨認著上麵的藥名說:“敢問大師這個藥方能治好我家小姐的病嗎?”

“解不了她的相思之毒,但能暫時保住她的命。”大師說,“一日三次,三天之後病人就會自己醒來的,五天之後必有貴客登門,到時候小姐的病也就基本上好了。”

大師說著,立即起身走出唐琬的房間,然後徑直穿過院子走到街上去了。

等唐聞反應過來,追到大門外,打算拿點銀子向他表示一下謝意時,卻早已不見了他的身影。

唐聞心裏有些納悶,卻也顧不了那麼多,拿著藥方徑直去了鎮上最大的藥房,按方把藥抓齊,便匆匆回府將藥交到曉月手中,吩咐她每天按時煎給唐琬吃。曉月拿著藥說了聲謝謝老爺,便轉身找藥罐子煎藥去了。

等藥煎好了,曉月便拿了一隻碗盛著端到床前,把唐琬的頭抱起來扶著,一勺一勺喂到她嘴裏。

喂完之後,又扶她躺好,轉身將藥碗洗幹淨放好。然後搬來一把椅子在唐琬床邊坐下,一直守著她,以免她口渴想喝水的時候叫不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