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以前的佛教不僅沒有寺廟,更沒有偶像崇拜,那些得道或是尚未得道的僧人,都是在山洞裏修行。後來,也不知道是修行的人吃不了那樣的苦,還是信徒們愚昧無知,才漸漸地出現了寺廟和那些泥塑木胎的偶像。
陸遊收回目光,同時也收回了自己不著邊際的思緒。然後走到求簽的地方,看別人求簽,聽廟祝妙語連珠的為求簽之人解簽。
陸遊覺得有點意思,不禁心血來潮,在蒲團上跪下,磕了三個響頭,抱著試試看的心理雙手抱著簽筒嘩啦嘩啦地搖起來。
搖了幾下,便有一隻簽從簽筒跳出來落到了地上。陸遊將簽筒放回原處,伸手把掉到地上那隻拾起來。陸遊求到的是第六十九簽,上麵的簽詞是一首詩:冬來嶺上一枝梅,葉落枝枯終不摧;但得陽春消息至,依然還我作花魁。
陸遊將這四句詩默誦了幾遍,越想越覺得大有深意。以他超人的才華和功底,早已對簽詞中暗含的玄機了然於胸。但他想聽聽廟祝是怎麼解釋的,便拿著簽走過去遞到廟祝手中,讓他幫忙解簽。
廟祝接過陸遊手中的簽,看了看上麵的簽詞,念了聲阿彌陀佛,開口解釋道:“施主求到的乃是隻中上簽。此簽具有梅花占魁之象。凡事宜遲不宜早,宜緩不宜急,早則凶險,遲則吉利者也。冬至。嶺上之一枝梅也。雖是葉落枯根。伊亦能傲霜鬥雪疏影橫斜。放出幽杳。為世人報得春之跫音將至。君多年之傲苦也。必得一報。出頭天者。易言之。君之運也。一箭落空,當空不空,待等春來,彩在其中。”
一番解釋正中陸遊下懷,陸遊尋思著自己此次赴臨安應試,被秦檜除名,不正是一箭射空,當空不空嗎?但是後麵兩句“待等春來,彩在其中”,又該作何解釋呢?難道說明年春天自己還有可能會被朝廷征用?
“此簽還有個典故。”廟祝見陸遊沒有立即離開的意思,以為他對自己的解釋不滿意,又接著講解道。
“什麼典故,可否說來聽聽?”陸遊說。
“梅開二度。”廟祝見勾起了陸遊的興趣,饒有興味的說道,“唐朝。梅魁被害。兒子梅良玉獲救。改名王喜童。住在陳日升家。梅魁是日升好友。一日梅花盛開。陳公借梅花拜祭梅公。祈求梅公的後代有日出人頭地。當晚梅花皆被風雨打落。陳公和女兒杏元、梅良玉拜求上天再開梅花一次。果然再次梅花盛開。梅開二度。為千古佳話。其後梅良玉中狀元。終與陳杏元(陳公女)聯姻。所以說施主的這一生雖然達不到位極人臣,但也是先枯後榮,先苦後甜。”
“梅開二度,有點意思,有點意思啊!”陸遊說,“先枯後榮,先苦後甜。哈哈哈哈,這不正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嗎?”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好句,好句,山重水複對柳暗花明,堪稱絕對,施主好文采,好文采啊!”
陸遊轉身正欲離開,突然聽見有人對自己隨口吟出的句子大加讚頌不已,隻好將邁出的腳步又收了回來。再次轉過身,便看見一個老和尚正笑嗬嗬的朝自己走來。
“師傅過獎,弟子陸遊,請教師傅法號?”陸遊覺得這和尚有些麵熟,就是記不清曾經在哪裏見過。
“老衲了緣,兩年前你我曾有過一麵之緣的,不知陸施主是否還記得?”
“哦!”陸遊努力回想著記憶中的印象,“想起來了。當時您還為我們口占了一偈,好像是:桂林相遇,三生有幸,三五之夜,自有分曉。我和愛妻想了幾天,也沒想明白。”
“現在呢,想明白了嗎?”
“想明白了,不過已經晚了,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枉然,唉……
“施主不必歎氣。世間萬物,皆有緣起,亦有緣滅。緣起緣滅,本是尋常之事,不必太過執著。”
“師傅所言極是,隻是像弟子這樣愚鈍的凡夫俗子,很難參透其中真諦。”
“陸施主過謙了,剛剛聽施主吟出‘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句,就知施主非池中之物,早晚有一飛衝天,建功立業的一天。”
“多謝師傅點撥,陸遊雖文不及張良,武不及韓信,卻也常懷報國之誌。隻可惜奸臣當道,豺狼橫行,致使陸遊空有一腔熱血,卻報國無門,有誌難伸啊!”
“阿彌陀佛,想我大宋泱泱大國,如今卻落得偏安一隅,委實令人無奈。不過建功立業之事,還得從長計議,不必急在一時。說話間,寺裏就要開齋了,施主如若不棄,不如隨老衲到禪房一敘,順便陪老衲喝杯茶,吃頓素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