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富養女兒,讓她在舉手投足之間征服全世界(2)(1 / 2)

有個小女孩和媽媽一起去郊區的田野裏散步,那是乍暖還寒的初春季節,田間到處是縱橫的溝渠,剛開始,媽媽帶著女孩繞著溝渠走,可是為了摘一朵小花,有個溝渠怎麼也不能繞過去,女兒很自然地向媽媽張開了雙臂,誰知媽媽隻是自己邁過了溝渠,然後對女兒說:“寶貝,你可以邁過來的,媽媽在這邊接你。”小女孩顯出為難的神情,依然伸著雙臂向媽媽嘟著嘴撒嬌,媽媽依然鼓勵女兒:“不要怕,用力一下就跳過來了!媽媽的寶貝最勇敢了!”小女孩見無法得到媽媽的幫助,邁開長腿,穩穩地就躍過了溝渠,這下,母女兩個開心地大笑起來,媽媽牽著女兒的手告訴她:“生活中隻要勇敢一點,一些看似難以實現的目標就會很容易實現,困難也就不稱其為困難了。”

孩子麵前的小溝渠仿佛未來人生路上的困難,小的時候能夠勇敢地跨越溝渠,長大了,再大的鴻溝也能跨越,因為幼時一次次跨越溝渠的經曆已經培養出了孩子堅毅的性格——咬緊牙關,隻要努力就能挺住。

教女小貼士

想要自己的孩子在未來的人生路上擁有堅強的意誌,父母不妨按以下幾點去做:

1.從孩子小時候開始,就不嬌生慣養,給予孩子自由馳騁的空間,遇到困難讓孩子自己去解決,放棄父母代辦包辦的錯誤觀念。

2.要使孩子對挫折有較強的承受能力,家長即便遇到了很大的麻煩,也不要在孩子麵前表現出消極沮喪的樣子,而要以平和的語氣告訴孩子,並給予寬慰和鼓勵。家長冷靜、不怕困難的態度和寬慰的語言,會使孩子自然而然地學會怎樣坦然麵對挫折,怎樣勇敢麵對未來。

3.在孩子生病的時候,父母如果把孩子生病看成是一場痛苦的折磨,淚眼婆娑,不但會影響孩子健康的恢複,也會影響自己的情緒和精力。而如果家長轉變一下心態,考慮到自己的不樂觀會給孩子性格的塑造帶來負麵的影響,打起精神以藐視的態度麵對疾病,給孩子講述一些古人以自己的堅強意誌戰勝困難戰勝疾病的故事,孩子就會增加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最終戰勝疾病帶來的身體痛苦和心理壓力,從而培養了勇敢、堅強的性格。

藝術的靈性,賦予女孩別樣的超凡氣質

學習音樂、舞蹈、繪畫等藝術科目,使自己的女孩擁有良好的藝術氣質和藝術修養,應該是當今大多數把女孩送進藝術培訓班的家長的心聲。能夠擁有如此科學、合理的教育觀念的家長無疑是智慧的,他們在培育女兒的路上做出了明智科學的選擇。

寧寧天生有點外八字,身材看起來也不夠挺拔,但是自從寧寧看到優美的舞蹈表演後,就要學習舞蹈。因為寧寧音樂天賦還不錯,媽媽覺得學一兩樣樂器更適合寧寧,於是媽媽給寧寧講郎朗的故事,把電視上小提琴演奏的女孩指給她看,可是寧寧就是不願意放棄舞蹈。媽媽又把練舞蹈的艱辛告訴寧寧,她聽了顯然有點退縮,但是等看到《千手觀音》那段美麗的舞蹈時,寧寧又心動了,雖然那個時候寧寧的鋼琴班已經報了名,媽媽還把一架價格不菲的鋼琴搬回了家。

寧寧對舞蹈的喜愛讓媽媽有點為難,並把自己內心的想法告訴了寧寧。寧寧便和媽媽商量,舞蹈和鋼琴都要學。寧寧的媽媽想了想,藝多不壓身,不過等學習功課忙了再調整,於是在寧寧保證一定用心學的基礎上,媽媽很民主地給寧寧選報了兩個班。雖然辛苦點,但是寧寧學得還不錯,舞蹈和鋼琴都學得有模有樣,尤其是舞蹈。經過一年多學習,媽媽發現,寧寧無論坐還是站,後背、脖子、腰身都挺得很直。走在路上,還常有人誇獎:“小女孩一看就有藝術氣質。”媽媽欣慰,當初幸虧自己沒有武斷地扼殺孩子學習舞蹈的想法,否則會給孩子帶來多大的遺憾。

在培養孩子的藝術氣質方麵,無論是選擇繪畫、音樂還是舞蹈,父母都要以支持的心態給予鼓勵,即便自己的孩子並不具有良好的天賦,但是隻要孩子去學,堅持下來,總會收到一定的效果。

音樂作為一種表達心靈感受的語言,不僅可以提高孩子對情感的感受和體驗能力,還能陶冶情操提高孩子的文化修養,使女孩擁有與眾不同的靈動氣質。

舞蹈能夠塑造孩子的體形,女孩處於快速生長發育時期,經過舞蹈訓練,能使她們站得更直,糾正駝背、探胸、端肩等體形,讓肢體語言更富樂感。舞蹈通過音樂、動作、姿態、表情表現內心世界,增強美的欣賞力。另外,舞蹈增強了肢體的靈活和柔韌,使女孩具有一種獨特的魅力,在舞蹈的訓練過程中既鍛煉了孩子的體力又磨練了孩子的毅力。

繪畫可以培養孩子的觀察力、記憶力、表現力、想象力和創造力。通過繪畫,女孩能把自己對周圍事物以及對這個世界的認識表達出來,培養了孩子的審美情趣和內心修養,還可以鍛煉孩子的毅力、耐力等心理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