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便笑道:“皇上雖然忘了,這**的賞賜自然缺不了。”
莞貴人便連忙行禮道:“臣妾謝過皇後娘娘。”隨即又感激的看了懿妃一眼。說到這賞賜,倒也不是**的人都貪財。這**嬪妃的吃穿用度雖然有內務府供著,但是光就是打賞下人就是一大筆開支,要想在這勢利的宮中活的體麵,自己的小金庫便一定要充裕,而賞賜正是嬪妃小金庫的重要來源。
三人說笑倒是一團和氣,但其中言語,每句又都謹慎,或者有所放矢。路上遇到宮人侍衛自然都側身在路邊行禮。待三人將當說的,要說的話說完。懿妃又找到個真正閑聊的話題道:“剛剛路過,臣妾見有個侍衛年歲甚是大了些,不知怎還在宮裏當差。”
這也算新鮮事,皇後身邊的嬤嬤見幾人都不知緣故便插嘴道:“那老侍衛叫哈倫,原本在圓明園養老,這不前段時間保護玫妃和二阿哥有功,皇上賞了他粘杆侍衛統領的職位。沒兩天這不又進宮給皇上獻新鮮的玩意來了。”
皇後聽了這話不由的輕蔑一笑道:“這得寵的就是不一樣。”
而懿妃和莞貴人隻是笑而不語。
哈倫所獻的寶是隻八哥,會叫“萬壽無疆”。皇上自然高興,但這花鳥魚蟲的東西,也隻不過是個新鮮勁。玩幾日怕是就膩了。哈倫真正的目的自然是來向何明彙報工作的,順帶也說明他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確是幫皇上索羅到了東西。
哈倫的隊伍很快就組建了起來。這個老特務人老成精,手腕自然老道。一百人的隊伍中,十二個少年連著馮婉貞自然都編入其中,算是有個正式的身份。眾少年還絞盡腦汁給自己想了個名號叫“十三太保”。而剩下的名額很快也都填滿,現在發匪、撚軍鬧得厲害最不值錢的就是人。雖說孤兒很多,但是哈倫還是有一半的名額選了家室清白的子弟。孤兒的好處在於光棍一個,後顧無憂,做事自然是果決,但同時缺點就是往往一念之間容易踏錯了步子。而有家有室的人,做事的時候總要考慮個後果,家室也算是一份牽掛。所謂物極必反,陰陽相輔才是大道。兩種人通力合作亦可互相監督才能做到絕對忠誠。
哈倫向何明彙報了宮外的情況,粗粗一算了,哈倫手下的一百人,再加上馮三保整合的謝莊一帶各村團練又五百多人。何明能夠指揮的人手竟然有六百多人,雖然說起來這些人和龐大的朝廷相比可以說連螻蟻都不如,但是,較之前段時間何明連大掃處的太監都要拉攏的情形可謂是天壤之別了。
再算上宮友道這方勢力的話就多少能辦成點事情了。乾清門內的內廷侍衛有三百餘人。拋出去部分掛名的虛銜也有二百多人。漢人武舉占去三分之一,漢人中自然以宮友道馬首是瞻,而這些真正的貼身侍衛無不是武功了得,習武之人以武功高低看人,滿人中敬佩宮友道的也是大有人在。
何明將上述的分析講與哈倫,哈倫卻低頭道:“宮友道的人怕是不能算咱們的人。”
兩人是密談離的很近,屋內也沒有旁人,何明坐著,哈倫站著,這一低頭幾乎是貼在何明耳朵上說的。
何明看了哈倫一眼,這老家夥可以說是自己的“犯罪”同夥,可以無話不說,於是問道:“怎麼?”
哈倫答道:“手諭一事,可疑的人物隻有兩個,一個是李福,一個是宮友道。除此二人,無人能將手諭掉包。”
這個問題何明考慮過很多的可能,心中也有些想法,說道:“李福是我的親信中的親信,若說是他我卻不信。”
哈倫隻是一笑道:“若是宮友道,他有自滅滿門的勇氣,又為何不在進宮前設法取主子性命?”
何明擺擺手道:“疑人不用,這樣平白懷疑自己人的事情我可做不出來。”
哈倫卻不給他麵子,道:“那奴才鬥膽問主子,今日密談這小李子為什麼沒在旁邊伺候。”
何明不由歎了口氣道:“在案情還未明了之前,不得認定任何人有罪,這個叫無罪推定。但是涉案嫌疑人在有些事情上還是要回避的。”看著哈倫一副聽不懂後世辦案術語的表情,何明心中不由暗爽,終於有叫這老特務弄不明白的事情了。
隻是哈倫很快跳過何明的話茬道:“哪個是忠,哪個是奸,一試便知。”
這話倒是給何明提了個醒,自己總是想著當警察時候的辦案程序,搜集證據,分析案情。卻忘了,現在這情況可不用講證據。
於是何明對著哈倫笑了笑,道:“了然。”
哈倫見何明已經了解自己的意思,又拱手道:“十三太保的本事都已經練的差不多了。請主子分派任務。”
現今老大、老四在民團之中、十三馮婉貞在宮中保護自己。其他人還都閑著,何明心中早有規劃,於是道:“那就這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