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老師被擄走(1 / 2)

蔡老師自住下後忙得很,每天上午給學生講課,下午為營子裏的人治病。自他來了,有了大夫,人們才發現身上有那麼多這兒疼那兒癢的問題,真不知原來沒大夫的日子是怎麼過的。

每天人們川流不息的來來去去,見蔡先生授課,趕忙將自家的小子們抓來學認字,反正蔡老師收的束脩少,不過每天一升不拘什麼粗糧就行,大多數人都出得起。有那實在出不起的,蔡老師也照收不誤。比如放羊的劉後生,他家實是艱難,沒有一分地,他爹娘挑著籮筐,筐裏坐著他,從民州過來。給劉老摳攬長工。好不容易掙下幾鬥糧,趕著換成柳木檁子椽子,紅柳是現成的,漫灘遍野都是。瞅好塊沒主的地皮,農閑時請一營子的人幫忙,兩天功夫就壘砌成一座土屋,算是有了家。

劉後生爹喜得合不攏嘴,看著齊整的房子,越看越愛,舍不得等房子幹透了再住,非要立時現。

營子裏的民州老鄉勸不住,隻得由他。誰想老婆娃娃住濕房子沒事,劉後生的爹卻得了傷寒。這裏缺醫少藥的,遊醫偶爾才來一趟,人們生了病全靠硬扛,大家隻說劉家當家的那麼精壯的漢子,必然沒事,誰想沒幾天,竟然歿了。

劉老摳暗呼倒黴,卻也隻得打發長工合了付薄薄的楊木板,翻出兩件沒補丁的舊衣服裝裹,抬到野地裏胡亂點個穴埋了。這是此地的鄉俗,主家須得對長工管生管死。

沒了掙口糧的當家人,寡母拉扯著他討吃要飯的,日子實實是淒惶。本營子別營子的,民州的、本地的,不知有多少光棍想當劉後生的便宜爹。劉娘子一律拒絕,絞了頭發,聲稱要當在家居士,守寡修行,誰敢打她的主意,就去誰家門口上吊。

霍家營竟然出了位貞潔烈婦,這是從沒有過的事。此地古來屬於陀族領地,割給夏國時間不上五十年,一直多民族雜居,來到此處的漢人也受到影響,並不如何注重女人的貞操,一切從實際出發。

這裏寡婦再嫁,是天經地義的事,突然出了個異數,一時傳的四處皆知。

劉娘子的所作所為,仿佛內地的貞婦。她的處境,卻比內地有家族保護的貞婦難上百倍。處於如此艱難境地,卻一心守節,撫養孤兒,怎不讓人敬重!這種行為不應該被鼓勵保護提倡嗎?這個地方也需要有這樣的道德標杆,正正這裏的野風蠻俗。

於是乎,附近幾個營子裏的富戶,秋天打下糧食後,開始兩年,大都會派自家子弟帶著媳婦送個三兩鬥過來,暗含讓媳婦跟著受受教育的意思。

但是救急不救窮,時間一長,人們習以為常,救濟慢慢絕跡。

劉娘子是個要強人,把自己當男人使喚,到處打短工。苦熬苦掙的拉扯劉後生到了七歲,就開始給營子裏的人放羊,娘倆勉強度日,存錢卻是萬萬不能。

蔡老師住下就打聽這裏可有義夫節婦,是不是忠烈之鄉?霍家人大眼瞪小眼,不知老蔡頭說的什麼意思。老不容易弄明白了,就回說劉後生娘劉娘子不知算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