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些父母怕孩子攬下的活兒完不成會給班集體造成影響,怕老師因此對孩子有看法。其實,父母的這些想法是多餘的,老師都是通情達理的,隻要及時溝通,老師是不會對孩子有成見的。
如果您家的孩子也喜歡在集體中攬活兒,這說明他至少是一個熱情的孩子。但也要讓孩子知道,什麼是量力而行,什麼叫“行”。
遲到了,自己負責
笑笑是一個5歲的小男孩,十分可愛,正在上幼兒園大班。有一天早上,他起晚了。想起老師再三地說今天絕對不能遲到的要求。笑笑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一臉的緊張。
“笑笑,今天怎麼這麼不高興?”媽媽問。
“媽媽我要遲到了啊,老師說今天不能遲到。”說著說著,笑笑哭了起來。
“哦,原來是這樣啊,不要哭啊,乖,我讓爸爸開車去送你!”媽媽說。
“可以嗎,老師說好孩子不讓爸爸媽媽送的。”笑笑停止了哭聲。
“嗬嗬,可是今天不是特殊情況嘛!所以沒關係的,可以理解,笑笑還是好孩子。”說完,笑笑的媽媽就讓笑笑的爸爸開車把笑笑送到了幼兒園,笑笑也沒有遲到。
彼特上學了,每天堅持步行到校。因為爸爸每天喊他起床,他從來沒有遲到過。一天晚上,已到彼特就寢的時間了,可他仍坐在電視機前看一部電視劇不肯離開。爸爸再三勸說無效,便警告彼特道:“你明天起不來,遲到了,自己負責。”彼特回答說:“明天不用你叫,遲到了我自己負責。”
第二天,爸爸沒有像往常那樣叫彼特起床,沒想到,他還真比平時晚了半小時才揉著眼自己醒來。此時離上課時間僅有20分鍾了,彼特哭喪著臉慌慌張張地穿衣洗漱之後就跑了出去,沒過一會兒,他又跑了回來,說是忘了帶書包。
這時,彼特真的急了,拎上書包奔跑起來。由於彼特太胖,跑起來實在吃力,再加上著急,樣子實在狼狽。
但彼特還是伴著鈴聲闖進了教室,據老師說,彼特滿臉通紅,一頭熱汗,坐在那兒,好一陣子喘氣。彼特用發了瘋似的奔跑換來了他的沒遲到。
晚上,彼特跟媽媽訴苦,說是差點把他累死,媽媽問他為什麼不提出讓爸爸開車送?彼特不好意思地回答:“昨天晚上是我自己非要晚睡覺的,我隻好自己想辦法了。”此時,爸爸走過去對彼特說:“通過這件事,你至少要明白三點:第一,你既然有膽量不按時去睡覺,你就要作好對付遲到的準備;第二,任何時候你都要學會想辦法搶時間,不讓自己遲到;第三,如果真的遲到了,你要有勇氣去麵對並接受紀律的處分。”
彼特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爸爸,等爸爸說完了,他又接著說:“第四,我以後不再晚睡,早早起床,不就什麼事也沒有了嗎?”
國內的家長如果一味地溺愛孩子,使他們不能自己處理自己的事情,長此下去,孩子就會慢慢失去處理事情的能力。
特別是忘了帶必要的學習用品時,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急急忙忙地為孩子送這送那,而孩子大多不會受到半點責難。於是孩子覺得理所當然,而家長也認為責無旁貸。不過,父母是否想過,這樣事無巨細地讓孩子受到庇護,會使孩子形成一種怎樣的心理呢?當他們不得不麵對現實生活中不可回避的責任和義務時,他們就會變得束手無策,更不用說要為國分憂、奉獻社會了。
所以,對於孩子所犯的錯誤,應當由他自己來負責任。這是他自己的事,受懲罰的是他自己。在他有困難的時候,爸爸媽媽可以幫助他、引導他,但是幫助並不是代替,自己的事還是要自己去完成。
以後的道路有更多的坎坎坷坷,孩子必須要去麵對它們,並且要勇敢地克服它們。所以,希望將來的孩子都能成長為一個堅強的、有責任心的人,而不是一個遇到困難就哭哭啼啼的軟弱的人。
不要把孩子想得那麼懦弱,其實,每個孩子都是堅強的,不要因為家長的溺愛剝奪了孩子失敗的經曆。請讓孩子自己來承擔責任和後果,那是他們應該承擔的,沒有任何人可以永遠地幫助他們,做父母的要讓孩子學會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