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一會兒,這位母親語氣轉為平緩:“對不起,傑克,媽媽剛才太激動了。不過,這事我還是要跟你說一說的。你最崇拜的人是你爸爸,對不對?可是傑克,你想過沒有,假若爸爸總是說不清楚自己公司裏錢的去向,那麼,我想,再大的公司也會很快就倒閉的。傑克,現在你連自己的零花錢的賬都管不好,將來怎麼可以像爸爸那樣管理一個幾百人的有幾千萬資產的公司呢?”
“媽媽,我錯了。一向倔強的小傑克終於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向媽媽承認了錯誤。”
“傑克,媽媽現在來教你怎麼記賬,好不好?這樣,你就可以像姐姐一樣把賬記得清清楚楚。”這位母親說道。
“好的,媽媽。”
一陣翻抽屜的聲音響過之後,這位母親說:“傑克,你看,這是媽媽送給你的筆記本。記住了,以後你就用它來記賬。現在,我們來把你今天的花錢情況作一個記錄……”
在法國,許多父母在孩子3歲的時候就開始對他們進行理財教育。在英國,政府在小學就開始設置理財教育課,並隨著年齡的增長開設不同的理財教育內容,讓孩子從小就正確對待金錢和使用金錢,學習初步的理財知識和技能,培養孩子最基本的理財能力。
與這些西方國家父母的理財教育相比,國內一些父母在這方麵幾乎是空白,很少有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對孩子進行理財教育,孩子也習慣了零花錢沒了就伸手向父母要,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去掙。而法國的父母給孩子的零花錢大都是定額一次性支付,並給孩子一個賬本,零花錢是怎麼花的,要有一個明確的記錄。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孩子逐漸知道量入為出,從而合理安排零花錢的支出。父母有時也會給孩子一些理財的機會--購買商品,讓他們認識到錢的價值,並讓孩子知道貨比三家的重要性。有時在孩子表現好的時候,他們還會給孩子一點小獎勵,讓孩子學會節儉花錢。法國的父母深知,讓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理財習慣,比孩子更多地擁有金錢有意義得多,這將會使孩子一生受益。
在當今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學會合理地支配金錢,那無疑是他的一大優點,因為他從小便學習了一個現代人的必備素質:理財。而在對孩子的理財教育方麵,我們不得不承認,國內許多家長明顯地存在著不足之處。這一點,家長不能再無動於衷了。
一個隻會大手大腳花錢的孩子,怎麼可能指望他去掙錢,因為他從小已經養成了伸手要錢的習慣,即使給他100萬元、1000萬元,如果他不懂得怎樣花錢,不懂得理財,最終,他可能還會一無所有的。如果你不想讓你的孩子在未來的某一天變成這樣,那麼就從現在開始教他怎麼花錢吧。
億萬富翁的家庭理財教育
小明的家裏非常富有。在小明的兜裏,經常放有幾百元現金,平時還愛給同學錢花,是學校裏有名的學生大款。小明的爸媽是做生意的,但由於生意很忙,時常照顧不到小明,於是每次都給小明很多錢,讓他自己買東西,想怎麼花就怎麼花,想買什麼就買什麼。常常是小明身上的錢還沒花完,父母就又給了很多。
至於小明的錢都是怎麼花的,父母從來不過問。對小明而言,錢反正是從來不會缺的,而小明的父母認為,掙錢就是為了讓兒子花的。
說到對小明的理財教育,這個家庭可以說是一片空白,小明也根本就不知道把錢用來投資或者存進銀行,他從來就沒有理財意識。
沃爾瑪是一家全球知名的公司,它連續兩年都排名全球財富500強第一,而且還在源源不斷地創造著巨大的財富,擁有這家公司的沃爾頓家族則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但是公司董事長山姆·沃爾頓是一個很簡樸的人,他對自己子女的勤儉教育同洛克菲勒家族一樣,與其所擁有的巨額財富形成巨大反差。
與其他家庭的同齡孩子不一樣的是,這位大富豪老沃爾頓根本就不給孩子們零花錢,而是要求他們自己掙。那時,4個孩子都開始幫父親幹活了。他們在商店裏打工,跪在地上擦地板,修補漏雨的房頂,夜間幫助卸車,父親付給他們的工錢同工人們一樣多。羅布森作為沃爾頓家的老大,剛剛成年的他就考取了駕駛執照,在以後的日子他就在夜間向各個零售點運送商品。羅布森·沃爾頓如今回憶說,父親讓他們將部分收入變成商店的股份,商店事業興旺以後,孩子們的微薄投資變成了不小的初級資本。到他大學畢業時,羅布森已經可以用自己的錢買房子了,並且還有餘錢給房子配備豪華的家具。
在國內,一些人的君子作風是淡泊名利。“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的思維定式使國內一些父母根本就沒有理財教育的觀念。在國內的一些家庭裏,掙錢養家和管理錢財顯然是大人們的事,孩子離這些還遠得很。他們沒錢時便伸手向父母要,即使是成家立業後還是可以要。中國父母總是無償向子女們提供一些錢財,一直無條件滿足子女的花錢要求,從而放縱了孩子過分的消費。在西方國家,特別是經濟實力比較強的美國,理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一個分支。因此,美國的父母對此極其的重視。西方的一些父母一般不會不正規、無計劃地給孩子錢,而是定期發給孩子一份固定基金,並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理財意識,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此外,他們還注重對孩子進行關於金錢的基本品質方麵的培養。西方的一些父母教孩子製定預算計劃,學會合理花錢;鼓勵孩子出外打工,靠自己的勞動獲取收入;教育孩子儲蓄錢財,不亂揮霍;鼓勵孩子學會捐贈,幫助他人;教育孩子應當誠實,在金錢麵前要保留一些自尊;提倡儉樸節約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