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在學習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畏難情緒,認為成功很難很難。一旦這種想法形成,就會在很大程度上打擊孩子的進取心,讓孩子變得不自信,從而,失去了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有些人不想成功,不是真的不想成功,而是不敢成功,因為他覺得成功很難很難,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成功很難嗎?或許下麵的這個故事能給你一點啟示。
一位農場主巡視穀倉時,不慎將—隻名貴的手表遺失在穀倉裏。他遍尋不獲,便定下賞金,承諾誰能找到手表,就給他50美元。人們在重賞之下,都賣力地四處翻找,可是穀倉內到處都是成堆的穀粒,要在這當中找尋—隻小小的手表,談何容易。
許多人一直忙到太陽下山,仍一無所獲,隻好放棄了50美元的誘惑回家了。倉庫裏隻剩下一個貧困的小孩,仍不死心,希望能在天完全黑下來之前找到它,以換得賞金。穀倉中慢慢變得漆黑,小孩雖然害怕,仍不願放棄,不停地摸索著,突然他發現在人聲安靜下來之後,有一個奇特的聲音。那聲音“滴答”、“滴答”不停地響著,小孩頓時停下所有的動作,穀倉內更安靜了,滴答聲也變得十分清晰,是手表的聲音!終於,小孩循著聲音,在漆黑的大穀倉中找到了那隻名貴的手表。
這個小孩成功的辦法其實很簡單:專注並且堅持對待一件事,就會得到成功的獎賞。
成功其實很簡單!
有一個人去應征工作,隨手將走廊上的紙屑撿起來,放進了垃圾桶,被路過的考官看到了,因為良好的習慣,他得到了這份工作。原來成功就是這麼容易,養成好習慣就可以了。
有個孩子在腳踏車店當學徒,有人送來一部有故障的腳踏車,孩子除了將車修好,還把車子整理得幹淨如新。其他學徒笑他多此一舉,第二天雇主將腳踏車領回去的時候,這個孩子被挖到那位雇主的公司上班。
原來成功就這麼簡單,多做一點就可以了。
成功其實很簡單這個道理,是一個韓國的學生在一次無意中發現的。
當時,他在劍橋大學學習心理學。在喝下午茶的時候,他常到學校的咖啡廳或茶座聽一些成功人士聊天。這些成功人士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某一領域的學術權威以及一些創造了經濟神話的人。這些人幽默風趣,舉重若輕,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順理成章。時間長了,他發現,在國內時,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騙了。那些成功人士是為了讓正在創業的人知難而退,普遍把自己的創業艱辛誇大了,也就是說,他們是在用過分誇大難處的自己的成功經曆嚇唬那些還沒有成功的年輕人。
後來,這個韓國學生還專門寫了一本書,在書中,他告訴讀者:成功與“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起五更,爬半夜”,“頭懸梁,錐刺股”沒有必然的聯係。隻要你對某一件事情感興趣,長久地關注它,堅持下去,就會成功,因為上帝賦予你的時間和智慧完全夠你圓滿地做成一件事。
成功其實很簡單,現在很多孩子在學習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畏難情緒,認為成功很難很難。一旦這種想法形成,就會在很大程度上打擊孩子的進取心,讓孩子變得不自信,從而,失去了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作為父母,我們有責任告訴孩子:成功其實很簡單!不必“頭懸梁,錐刺股”,也不必“起五更,爬半夜”,隻要把心思專注於學習上,每天做好當天的功課,每天進步一點點,成功自然會來敲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