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應盡快讓孩子喜愛閱讀,一旦孩子愛上閱讀便欲罷不能,孩子就再也不會被動讀書了,他們會不停地閱讀,並且越讀越多,越讀越好。
很多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急功近利,不喜歡讓孩子看課外書,而是用大量的習題把孩子的時間塞滿。其實,這樣的做法是很不好的。
書對孩子的影響實在不可低估,喜愛閱讀的孩子的語言能力特強,在聽、說、讀、寫方麵較不愛閱讀的孩子能力高。孩子從書中可以領悟高尚的思想,欣賞語言的美妙。閱讀使孩子涉獵多方麵的知識,如文學、曆史、地理、科學、政治知識等,增長見聞,對孩子的學習大有裨益。喜歡閱讀的中小學生掌握了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往往超越同級同學,不必背誦、強記課文卻能取得好成績,這是因為閱讀提升了他們寫作、思考的能力。
有良好閱讀技能的孩子往往能經得起困難的考驗,懂得應付危機和挫折,情緒上較為平穩和愉悅。愛閱讀的孩子有悲天憫人的仁愛心,能為他人著想,同情別人的不幸遭遇,而且家庭、學校甚至關乎社會上的人際關係,都可從書中學習。
所以,培養孩子讀書的興趣,越早開始效果越好。不要擔心孩子看不懂,當然,一定要采用巧妙引導的方式,讓孩子在快樂中走上閱讀的道路。作為父母,不妨采用以下方法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
父母在每晚睡覺前,可以捧著書來給孩子講一些故事,這樣可以激發孩子對書的興趣。雙休日經常帶孩子去書店逛逛,在那樣的環境中,孩子也會慢慢喜歡上閱讀。
我平時就喜歡讀書,兒子在我潛移默化的影響和熏陶下也非常喜歡看書,隻要拿到一本喜歡的書,他就能坐半個小時以上,這樣的習慣就是在我們家庭創造的環境中熏陶成的。
當然,讓孩子喜歡閱讀也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父母不妨這樣做。
首先,在孩子比較小的時候,他們一般都比較喜歡顏色鮮豔的畫麵。
父母可以陪孩子一起讀圖書中的圖畫,可以和孩子一邊看圖畫,一邊編故事,這樣容易使孩子對書上的圖畫產生興趣,這時家長可邊讀邊指相應的圖畫,然後慢慢過渡到讀圖書上的文字,使孩子對文字產生興趣。
其次,父母還可以和孩子玩角色扮演的遊戲。就是讀完一個故事或兒歌後進行動作表演,如小兔是怎麼做的,大象是怎麼救小兔的,大灰狼又是怎麼做的,根據故事情節進行角色表演。這樣,既讓孩子認識到書中的兒歌故事,又可以做遊戲,從而使他更喜愛看書。
第三,父母在孩子讀完故事的時候,可以提一些問題,比如:故事裏有哪些人,他們在幹什麼,你最喜歡誰,你為什麼喜歡他等問題,這樣,可以讓孩子充分思考。或者,父母把故事講一半,另一半讓孩子自己創編,培養孩子的想象能力。這樣,孩子就會感覺到閱讀充滿了樂趣,慢慢地就會喜歡上閱讀了。
所以,父母應盡快讓孩子喜愛閱讀,一旦孩子愛上閱讀便欲罷不能,孩子就再也不會被動讀書了,他們會不停地閱讀,並且越讀越多,越讀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