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好習慣使孩子終生受益(2 / 2)

做事的過程,就是把思想轉化為行動的過程。良好的思維習慣有助於孩子從正確的角度和方麵思考問題,有助於孩子能力的鍛煉、知識的獲取以及運用所學的知識靈活的解決問題。例如:樂於接觸、了解新鮮事物,善於觀察,勤於動腦,遇到問題能獨立思考和解決。

四、文明禮貌習慣

人與人之間互相觀察和了解,一般都是從禮儀開始的。一個舉止優雅、彬彬有禮的人,更容易交到朋友,找到工作。試觀天下那些明智的和有禮貌的人,他們都非常謙虛謹慎,從不裝腔作勢、誇誇其談,他們正是通過自己的行為而不是言語來證實自己的內在品質。一個懂禮貌的孩子必須有良好的文明禮儀,才會受人歡迎,按心理學上的說法,也就是“被眾人接納的程度高”。因此,父母要教育孩子,學習使用文明禮貌用語,如“您好”、“請”、“謝謝”、“對不起”、“請原諒”等。同時,要注意培養孩子的文明舉止,見人要熱情打招呼,別人問話要先學會傾聽,並有禮貌地回答,保持服裝整潔,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五、道德習慣

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孩子才能和別人友好相處,積極追求美好的事物,自覺遵守社會行為規範,具有高度責任感,將來才能成為社會上成熟可敬的人。道德習慣包括各種行為規則和道德標準,如尊敬關愛長輩,不隨地大小便,不損壞花草、樹木,愛護公共財物,遵守交通規則,能換位思考,團結友愛等等。

六、勞動習慣

培養孩子愛惜勞動成果。孩子勞動不是為了創造物質和精神財富,而是為了培養初步的勞動習慣,促進孩子身心健康成長。孩子進入幼兒園後,就可以學會怎樣講衛生、愛清潔,怎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怎樣幫助小朋友和從事一些掃掃地、擦桌椅等集體勞動,等等。這些自小養成的勞動習慣,對孩子來說,是會受用終身的。

七、有計劃做事的習慣

做事有計劃,對孩子來說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可以幫助孩子有條不紊地處理學習和生活中的事情,而不至於遇到事情後手忙腳亂、無從下手。做事沒有條理的人,不僅無法很好地料理自己的生活,也無法很好地進行學習和工作。如果孩子在長大成人後,依然做事沒有條理、沒有計劃,將肯定會在成功路上遇到障礙。

八、獨立自主的習慣

孩子從呱呱落地到長大成人、成家立業,是一個從依賴到獨立的過程。如果一個孩子對依賴父母養成了習慣,對於遲早到來的獨立將是極為有害的。為了孩子的未來,讓他們從小養成獨立生活的習慣是父母的首要任務,也是孩子真正成長為人所必須具備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