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9章 讓孩子做事有條理(2 / 2)

三、和孩子一起做計劃

要讓孩子學會有計劃地做事,父母可以把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製訂的計劃示範給孩子,讓他們觀摩領會。把自己的家庭計劃告訴孩子,征求孩子的意見,讓孩子幫著做計劃。比如,“五一”來臨了,可以這樣對孩子說:“我們來製訂一下這幾天的計劃吧。第一天去看望你的姥姥,第二、第三天去郊遊,第四天去動物園、海洋館參觀,第五天去書店購書,第六天到兒童活動中心去玩,第七天在家休息。你注意觀察和學習,把這一長假的見聞記下來,你覺得這樣安排好不好?”

如果孩子對父母的計劃提出了疑問或者孩子有了計劃的意識後,那麼父母就可以讓孩子來安排、計劃一下了。比如,郊遊時,孩子喜歡到有動物、有水果園的地方去,家長可優先安排到這樣的地方去;去公園遊玩,孩子往往會喜歡玩一些新奇刺激的活動,像碰碰車什麼的。於是,家長可以讓孩子將一些活動,如劃船、拍照、玩碰碰車、釣魚,按次序和時間來安排,既要照顧大家,也要考慮個人的喜好。如果孩子安排得合理,就按照孩子的安排去做;如果安排得不合理,就要告訴孩子為什麼。

這種實踐性的鍛煉最能培養孩子做事有計劃的習慣。不僅可以幫助孩子理解計劃的重要性,而且,他能夠學著去安排自己的事情。

四、讓孩子按計劃辦事

當家長和孩子一起製訂了某項計劃後,必須讓孩子按計劃辦事,不能隨意更改,也不能半途而廢。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講,父母應該要求他們在玩的時候自己把玩具拿出來,玩完以後自己收好;對小學生來說,就要要求他們看書、做作業的時候要認真,寫完以後才能去玩;對於中學生來說,應該要求做事有責任心,自己把握做事的進度。

五、建立合理的作息製度

有規律的生活是孩子做事有條理的重要前提。父母應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家庭條件,把每天起床、做遊戲、睡覺、看電視、學習及家務勞動的時間都固定下來。教孩子做事時,一定要交代清楚何時去做什麼事情,怎樣才能把這件事做好,應注意些什麼問題。做到要求明確,檢查及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