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藏富於民(1 / 2)

“不知道公子對如今的形勢有何看法?”我心知李元哲起了對我的招攬之意,喝了一口手中的茶,娓娓說道:“如今天下看似已定,卻是似安實危。四公子,這就不用敘多言了吧?”

李元哲沒有說話,隻是微微頷首表示認同。

我見他再沉思,繼續說道:“沁察汗國雖然被四公子的軍隊*回大漠卻並未動其根本,依然對北方有著巨大的威脅。劉曦義軍至今未向大楚稱臣,自立之心昭然若揭。青龍軍團的洛木與金國纏鬥十年之久,與其說是纏鬥不如說是一種默契。還有。。。”

我說到這裏故意停頓了一下,看了看李元哲的表情。我分明看到了他眼神中的期待,北方各大勢力中唯獨還沒有說李家,他想知道我對李家的評價。

“李家真的沒有取彼而代之的心麼?”李元哲沒有想到我會說的這麼直白,整個人震了一下,隨即臉中露出了不忿之色。

“薑公子此言差矣,我李家世代效忠楚庭,忠君之心天地可證。”李元哲盡量保持一副大義凜然的決絕之色,我卻心中好笑。

淺淺一笑算是表明了我對這句話的態度,問道:“何為國?”

李元哲不知道我為何如此一問,先是一愣旋即便知道我在考校於他,沉思片刻說道:“天下百姓住有其所、飯有其食、衣有其著,此為國。”

“何為賢君?”

“文能安天下,武可定乾坤;勤政而愛民、知人而善任,此為賢君”

“楚國可否?”我拋出了最後一個問題“這。。。。。”李元哲幾次欲說些什麼,卻發現自己完全無力辯解。

良久,李元哲終於放棄了再為這破敗不堪的朝廷辯論,問道:“先生如何看待家國天下。”

我和一口香茗,淡然說道:“與公子無異。”

又是一陣沉默,李元哲終於下定決心一般起身整理了整理衣襟,向我恭敬的躬屈叩首:“薑公子雖然年紀尚輕,卻有兼濟天下的大才華。不知道願否與哲共事於前長安,哲願與公子共享榮華。”

我聽到共享榮華這四個字不禁哈哈大笑起來,這笑聲讓李元哲更加狐疑不知道我今天的用意。

收住了笑容,我正色問道:“天下財富,你與我共享乎?”

我這麼一問,卻讓李元哲不知如何回答是好。是,那顯得自己太過虛偽;不是,那又無疑自掌其臉。

看到這個殺伐決斷的白虎軍神臉上窘迫之色,我心下竊喜卻還是裝著鎮定再問道:“四公子可還記得剛才所言,何為國?”

李元哲先是不明所以,又豁然開朗道:“薑公子所言極是,是哲輕薄了。”

“哦?四公子何錯之有?”我明知故問。

李元哲臉上浮出懺悔之意,說道:“非與公子共享榮華,這榮華當屬天下百姓。”

我沒有答話,而是喝了一口手中的茶傾聽著。

“上位者,勤政愛民矣。天下財富,為天下萬民所造,故而應屬天下萬民所用。如若李家擁有著天下,哲會建議父兄:藏富於民”李元哲說道後四個字時,頗有些激昂慷慨。

王者之氣,我看到了李元哲身上的王者氣度,一句藏富於民將他身上的霸氣展現無疑。這才是應該擁有天下的人。

我並沒有馬上表明自己的態度,而是追問道:“何為藏富於民?”

李元哲知道與我更加親近了,也不再保留,正色道:“觀近百年楚國,為帝者,居於安而不之思危矣,此乃亂世之心;黨錮之禍,多方亂政,百官中再無可用之人;為帝者,居於安而不之思危矣,此乃亂世之心。如今楚國,有君而無君威、有臣而無用臣、有民而無民心,實則已亡矣。若我李唐之天下,必輕徭薄賦鼓勵農商。民富,則多傑出之士為我李唐所用;則多臣服之心,為我李唐所驅使;此乃藏富於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