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藏富於民(2 / 2)

好一個為我李唐所驅使,如果楚國君臣能夠懂得善待於民又怎會落得如此田地。李家,確實是我最好的棲身之所。

“四公子如何看待我今晚的遭遇?”我此話一出,李元哲又一次摸不到頭緒。

想了一下,李元哲還是決定據實脫出,他知道此時再說任何客套的話都有把我推得更遠的風險,沉色道:“恕哲多言,公子今日實為不智。”

我料定當時在場的眾人會如此看我,臉上浮出一絲苦笑。

“薑公子應該是與那姚氏婦女有著很深的矛盾,所以姚錯才會在席間百般刁難。卻未曾想,薑公子會自己主動露出破綻。公子可知文字獄?”

李元哲說的話我當然心知肚明,可為了能夠與朝廷民正言順決裂,不得不出此下策。

我臉上浮現出一絲苦笑,要本就陰鬱的臉龐看起來更加詭異,細聲說道:“四公子可知,敘本也是世代忠君之後。若背楚,敘願背負罵名,可薑家又置於何地也?”

李元哲是何其聰明之人,立刻參透其中的奧妙。我薑家世代忠於楚國,祖父更是自殺殉國的忠烈之士,如若我背楚降唐必會有辱楚家門風。文字獄,這本就是天下士子最為痛恨的罪行,如若我他日被楚國以文字獄之名下罪,就算他日背楚也不被認為是合情的選擇。

明白了我的用意,李元哲更是背後發寒。如此機關算盡之人,今天必要其效忠於李唐,否則後患無窮。

正在思索著用什麼樣的話再度招攬於我的李元哲卻突然聽我說道:“本次敘雖置險境於南京,但已想好脫身之策,隻是不能讓四公子如意共同前往長安,實在有愧厚愛。”

我這麼一說,讓李元哲如墜冰窟。此人是斷然絕了我了麼?是在想辦法招攬還是幹脆以絕後患?此時的李元哲心中百味陳雜,留不得殺不舍使得他內心倍感煎熬。

我並不知李元哲此時的糾結,未待其答話繼續說道:“如無意外,我會比四公子先行離開京師,此為其一。李家就算反楚,也需要假以時日有正當理由,公開收留一個通緝犯絕對不妥,此為其二。所以恕薑某不能與李公子回長安。”

李元哲如此一聽,心中立刻生出了招攬的曙光,沉思一下再度招攬到:“原來薑賢弟有此擔憂,哲到有一策不知可否一聽?”

李元哲改變了對我的稱呼,我也沒有過於在意,隻是更關注他的計策:“四公子但說無妨。”

李元哲麵露喜色,說道:“哲有一子今年九歲,早該到了學習的年齡。可惜我常年沙場征戰,根本無時間為其訪一個名師,如若賢弟不棄可自往長安府中幫我管教一番。待哲回到長安,賢弟便可入得朝堂與我李家共謀天下。不知可好?”

教書先生?這確實是一個良策。我能躲到長安李家的,又可以深居簡出靜待天下之亂。我假意沉思了一會,便站起身來向李元哲叩首道:“敘願為四公子效犬馬之勞。”

此時的李元哲內心一陣狂喜,卻也壓製心中的喜悅上前攙扶我說道:“賢弟此言差矣。哪有效勞一說,哲長你幾歲,又與你頗為投緣,不弱我二人明天擇一及時結義為兄弟。至此兄弟相稱,共同為天下百姓謀福祉可乎?”

對於他的提議,我推托了幾句。卻沒想到李元哲極其堅持,我也不好再說其他,便約定明日拜為結義兄弟,一起殺伐天下。

此時的窗外已經泛起魚肚白,我二人不知不覺竟然暢聊了一夜。在李元哲的邀請下,我二人同塌而睡,再無他話。

從這一夜開始,我二人的命運就被緊緊綁在了一起。那一綁,便是二十年的崢嶸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