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玩火自焚(2 / 3)

周幽王一笑了之,不就是地震嘛?地震年年有,今年稍微多那麼一點,值得這樣一驚一乍嗎?

大夫趙叔帶搖頭歎息:“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吾不忍坐見周有麥秀之歌。”心灰意冷之餘,他攜家遷往晉國。

《麥秀歌》是商紂王叔父箕子的作品,其詩曰:“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與我好兮。”

商滅周立後,箕子被封往朝鮮,約公元前1050年,箕子去鎬京朝拜周天子,途徑朝歌故地,見昔日繁華之地已是滿眼蔥鬱的野麥,不禁百感交集,吟出了這首千古傳唱的悲曲。

就在這樣混亂的政治生態環境中,褒國的國君褒姁不知何故觸怒了周幽王,被逮住投進了天牢。褒國急著想辦法營救,可是著急歸著急,天牢的水太深,沒有天大的關係你連天牢門朝東還是朝西都摸不著,營救更是無從談起。

恰在此時,打聽到國中姒家有個女子出落得傾國傾城,便打算效仿西伯侯姬昌被商紂王囚禁於羑裏、西岐方麵以美女珍玩贖回姬昌的故事,依葫蘆畫瓢用褒姒去贖回褒姁。

這位褒國姒家的女子,時人皆以褒姒相稱,她便是當年從鎬京轉徙而來的那個女嬰,時光荏苒,誰也不曾料想有朝一日她竟然換個馬甲又回到了鎬京。周幽王見褒姒體態婀娜,光豔照人,當下龍顏大悅,大筆一揮將褒姁放了回去。

周幽王自得了褒姒,簡直神魂顛倒,不知今夕何夕,整日整夜地陪著褒姒騎馬打獵、飲酒作樂,連出入宮禁都和褒姒同載,把國事都拋到了九霄雲外。

一開始,大家還能理解,畢竟褒姒長得不是一般的漂亮,畢竟周幽王圖個新鮮感。可幾年時間過去,褒姒連孩子也生了,周幽王卻壓根沒有一丁點移情別戀的征兆。

王後申氏一看這怎麼得了,哪來的村姑野婢,還叫天子理政不?還讓後宮的其他嬪妃活不?於是本著王後乃三宮六院之首的遊戲規則跟褒姒發生了衝突。

作為仲裁者的周幽王,毫不掩飾自己偏袒褒姒的立場,二話不說就把申氏廢了,同時把太子姬宜臼驅逐到了今陝西寶雞眉縣的西申國(申後乃西申侯之女),然後立褒姒為後,褒姒的兒子姬伯服則一躍成為了太子。

在周代,天子立哪個老婆為王後,絕不僅僅是一件風花雪月的情事,裏麵包涵的政治意味可大著呢!

譬如周武王的王後薑氏,是齊國開國君主薑子牙的女兒。薑氏長啥樣,我們無緣得見,鑒於當時的文人騷客有事沒事就喜歡謳歌美女,而薑氏並無這方麵的記載,所以我推測她並不以容貌見長。

那麼,坐擁無數美女的周武王立薑氏為王後,他又圖個啥呢?無它,圖個國泰邦安。

至於原因嘛,大家想想,薑氏代表的是擁有當時最強軍力的齊國,以薑氏為紐帶,中央政府和齊國就結成了利益共同體,如果周武王遇上了麻煩事,做嶽父的薑子牙能不兩肋插刀嗎?再說,要是薑氏生了兒子,那就是周王朝的法定繼承人,齊國作為舅氏,能不鼎力相助嗎?

因此,天子與王後的關係,說白了就是政治婚姻關係,天子立諸侯的女兒為王後,給足了諸侯麵子;而諸侯就會投桃報李,為天子出錢出力。

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申後的娘家西申國,長期經營周王朝西陲,並且與周王室世為婚姻(周太王妃、周王季妃和周厲王後皆為申女),具有強大的經濟與軍事實力。所以,周幽王廢黜申後,其實就是等於給了西申候一記響亮的耳光,其後果是非常嚴重的。太史伯陽父就哀歎道:“禍成矣,無可奈何!”

褒姒雖然被提拔為王後,但從未展顏一笑,周幽王為此夙夜憂愁。

一日,偶聞褒姒喜歡聽裂帛之聲,周幽王立馬就從倉庫裏提取了一堆錦帛,令人在褒姒麵前用力撕裂,看能否搏得美人一笑。錦帛這玩意,是個不折不扣的頂級奢侈品,周幽王把錦帛撕著玩,我倒隻怕褒姒會感動得想哭。

可是,任憑周幽王搞風搞雨,褒姒從頭到尾一本正經,就是不肯展露半點笑容。說實在的,我真懷疑她有早期麵癱的征兆。

於是周幽王開始鑽牛角尖了,老子奄有天下,難道這點事都辦不成?昭告四方,務求奇計以致王後一笑!

虢石父素愛邀功,隨即獻上一計:“當年先王為了防止戎人入侵,在驪山(鎬京東麵的一處戰略高地)架設了烽火台。一旦發現戎人來犯,驪山守衛就會點燃烽火,召喚附近的諸侯前來勤王。這幾年烽火閑置無用,您何不攜王後駕幸驪山,點燃烽火,誘諸侯趨兵前往?諸侯兵至而不見敵蹤,彷徨失措,必然引王後開懷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