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婚姻的煩惱(2 / 3)

所以,假如國名和名諱衝突,因為國名無法避之不提,也無法更改,隻能在生前就不以國名來為人命名。

假如官職、山川和名諱衝突,隻好被迫更改官職名和山川名,很是麻煩。譬如晉僖侯以司徒為名,則改司徒官職為中軍;宋武公以司空為名,則改司空官職為司城;魯獻公以具為名,魯武公以敖為名,則魯國後來以具山和敖山所處的鄉名為二山重新命名。

假如牲畜、器物禮品和名諱衝突,就會導致牲畜與器物禮品無法繼續使用,從而影響祭祀和禮儀等日常生活,也隻能由人給牲口和器物讓路,提前把人名改掉。

至於不用疾病命名,那是因為疾病名太晦氣。這是個古今通用的道理,現代姓楊的人連偉都不敢叫,如果誰的姓氏後麵加個羊癲瘋、豬頭瘟之類的名,那豈不是要倒祖宗十八代的血黴?

傳授完理論,下麵做個實務題,我們以呂氏薑姓的族群為例,分析一下要是他們生了個娃,該怎麼取名字呢?這又得依娃兒的性別來決定。

假使是個男娃,譬如薑子牙出生了,怎麼取?

先看薑子牙的基本資料,姓薑,氏呂,名尚,字子牙。薑子牙流傳到後世的稱謂有很多,譬如薑尚、呂尚、太公望和師尚父等,那他身份證上的稱謂到底寫什麼呢?正解應該是呂尚,因為春秋時男子以氏為姓。

那要是個女娃呢?譬如文薑,身份證該咋整?

歪歪同學忽地站起來說:“不就是叫文薑嘛,這還要問?”

歪歪你每次提問都不舉手,眼裏還有我這個老師沒?你坐下聽我說。

先看文薑的基本資料,姓薑,先祖為呂氏,無名,無字。其實文薑是她後來的稱謂,她剛生下來的時候是隻有姓沒有名的,她爸爸齊僖公大概隻能叫她小臭臭、小乖乖之類的乳名。

等到她長大成人欲嫁而未嫁之時,總不能告訴未來的婆家這個女孩子叫小臭臭吧,於是齊僖公會按照家族裏的排行給她取個臨時名字,譬如仲薑(仲的意思是排行老二,因為她上頭還有個姐姐宣薑)。

要是仲薑姑娘人生不幸,一輩子沒有嫁出去,那她就會終身有姓無名,後人會在史書裏給她留下個薑女或薑姬之類的稱謂。要是仲薑成功地把自己嫁出去了呢?

按照當時的風俗,出嫁的女子多以夫家的諡號或封地為前綴,後麵加上本家的姓組成自己的名字(偶爾也以祖國的國名或祖上的氏或自己的諡號加本家的姓為名)。譬如仲薑後來嫁給了魯桓公,她就應該叫桓薑。之前的莊薑(衛前莊公的老婆)和宣薑(衛宣公的老婆)就是這麼得的名字。

唧唧同學舉手發言:“那為什麼最終沒有管仲薑叫桓薑,而是叫文薑呢?”

唧唧,你這個問題提到了點子上,本章節老師之所以繞個大圈從取名字說起,就是等著冥冥之中有人問上這句為什麼。親,來啵一個先。

那是因為,仲薑姑娘不但生得秋水為神、芙蓉為麵,而且通今博古、出口成文。時人驚豔其文采,故打破傳統的命名法則,特以文薑相稱。

噓,這下圓滿了。能夠改變一個時代的習俗,並以文見稱的美女,哪位同學還能再舉一個?好,連唧唧歪歪都不說話,看來的確是沒有了。

關於取名字的介紹全部結束,那麼像文薑這種內外兼修的美女,她的婚姻又會有什麼煩惱呢?煩惱還不止一點,隻不過煩惱的不是她,而是她身邊的人。

話說齊僖公的世子呂諸兒,與文薑乃異母所生,二人在宮中一起長大,自幼關係極為親密。及至稍長,二人情竇初開,彼此仍無男女之防,漸漸地竟生出了苟且之事。

齊僖公溺愛子女,缺乏管教,以致子女成禽獸之行,估計腸子都悔青了。

但事已至此,為今之計就是趕緊找個婆家把文薑嫁出去,以免文薑和諸兒私下裏搞出人命。

齊僖公準備轉移禍水的對象是鄭世子忽。可是,也不知道世子忽是心有所屬,還是對文薑的劣跡有所耳聞,以“齊大非偶”為由謝絕了齊僖公攀親戚的要求。

但善良的鄭國老百姓聽到文薑有可能嫁過來的消息後,都很高興,為此還創作了一首民歌來表達對這位未來夫人的期待之情。

詩曰:“有女同車,顏如舜華,將翱將翔,佩玉瓊琚。彼美孟薑,洵美且都。有女同行,顏如舜英,將翱將翔,佩玉將將。彼美孟薑,德音不忘。”

詩中不僅讚揚了文薑的容貌象木槿花一樣美麗輕盈,還稱頌了她的德行如暖玉般溫潤可人。

顯然,詩作者非常天真浪漫,以為心由相生,長得漂亮的人自然而然就品德高尚,殊不知文薑這女人,在貞潔觀方麵的取向,很讓人倒胃口。

齊僖公雖然難免遷怒於世子忽太不給麵子,但也無可奈何,終究不可能將世子忽給“搶婚”。

正當齊僖公愁眉不展的時候,在公元前709年春的嬴地會晤中,魯桓公向他提出了娶文薑為夫人的要求(好個魯桓公,我仿佛已經隱隱看見了他頭上的油油綠光)。齊僖公竊喜不已,欣然應允,當場就舉行了訂婚儀式。

同年秋,魯國公子翬前往齊國迎親。齊僖公估計是高興得過了頭,竟然興衝衝地親自護送了文薑一程。

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齊僖公這種自我感覺良好的行為在禮儀專家魯國看來,那就是典型的不通文墨。怎麼說呢?

春秋時代國君送親的做法正應了現在湖南地區的一句諺語,叫“外婆送親——多餘一禮”。按照當時的禮儀,國君是不能親自送親的。

國君的女兒視婚配對象的等級不同而由相應規格的人物送親,如果嫁給周天子,那就由全體卿士送親;如果嫁給大國諸侯,那就由上卿送親;如果嫁給中國諸侯,那就由下卿送親;如果嫁給小國諸侯,那就由上大夫送親。

如果同學們以為齊僖公送親隻是文薑婚姻過程中一個不經意的小小混亂,那你就大錯特錯了。中國人講究好彩頭,認為任何事情一旦開局不順,那往往就意味著後續的發展不會有好結果。

很不幸,文薑與魯桓公的婚姻生活,最終就演變成了一場轟動整個周王朝的國際政治醜聞。

公元前706年9月24日,文薑生了個兒子,取名同,隨即被魯桓公立為世子。

已為正妃子為儲君,榮華富貴應有盡有,一個女人混到這等境地,按說應該無欲無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