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讓兒童養成單獨睡覺的習慣,既利於兒童的身體健康,又可培養兒童的獨立生活能力。被子不要做得太大太厚,便於隨氣溫變化增減件數。為防止兒童睡覺後亂踢被子,可以在靠近頭部一邊的被子的兩角縫上兩根布帶,拴在床上。另外,商場上買的兒童睡袋也適合於兒童單獨睡覺時用。但睡袋要經常洗曬。枕頭用蒲絨、蕎麥皮、穀皮和木棉做枕心為好,使兒童感到柔軟舒適。
4.注意別尿床
小兒經常夜間尿床是一件讓家長感到非常頭疼的事,但並非不可避免。小兒夜間尿床是因為這個年齡的孩子,在熟睡時不能察覺到體內發生的信號。如果家長為小兒製定合適的生活製度,盡量避免能夠導致小兒夜間尿床的因素,如晚餐不能太稀,少喝湯水,入睡前1小時不要讓孩子喝水,上床前要讓孩子排盡大小便,入睡後家長要定時叫醒孩子排尿,一般孩子隔3小時左右需排一次尿,也有些孩子晚上可以不排尿,家長要掌握好小兒排尿的規律。夜間排尿時,一定要孩子清醒後讓其坐盆排尿,很多5~6歲甚至更大些孩子尿床,都是由於幼兒時夜間經常在朦朧狀態下排尿而形成的習慣。一般孩子通過以上辦法,都可以成功地避免尿床。也有些小兒剛開始可能不配合,一叫醒他就哭鬧,不肯排尿,這時家長一定要有耐心,注意觀察小兒排尿時間、規律,在小兒排尿之前叫尿,時間長了,形成習慣,就不會尿床了。即使偶爾小兒的被褥尿濕了,家長也不要責備孩子,以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造成孩子心理緊張,使得症狀加重。
5.創造良好生活環境
對於獨生的小寶寶,做父母的很自然會為他提供各種各樣的玩具和物品。常見的現象是給孩子的玩具太多、太雜,顯得“刺激過剩”,反倒使孩子無所適從,也不利於培養寶寶有條理的習慣。
許多專家研究表明,給孩子過多的玩具,會使孩子性格散漫,導致孩子興趣不專一,注意力不易於集中。給孩子適度的幾個玩具,隻要啟發孩子多想些玩的方法,激發孩子動腦動手的效果更好。
但是,這並不是說要剝奪孩子盡可能多地探索環境的機會。這一時期的寶寶,會在家裏爬上爬下,找東找西。你很可能會為了避免孩子把家裏搞亂而把零散東西收拾起來,這當然可以理解,也可以防止出危險,但你不要試圖讓家裏保持一絲不苟的整潔。如果把房間裏所有的雜物都收拾起來,反而對孩子不利,這會使他失去許多操作、學習的機會。
著名的幼兒教育家蒙台梭利說:“對處於嬰兒時期的孩子來說,即使是用手摸東西也是寶貴的體驗。從這種意義上說,我們應該有意識地給孩子一些粗細、軟硬、輕重不同的物品,使孩子經受多種體驗。”寶寶懷著好奇和興趣去擺弄各種物品,從中學習各種物理知識和心理經驗,有時不免把東西打翻、弄破,這表明了寶寶的探索精神和創造能力。如果為了成人需要的整潔而將物品全都收起來,對發展孩子的智力是十分不利的。
6.培養良好飲食習慣
定時進餐。飯前半小時要讓寶寶保持安靜而愉快的情緒,不能過度興奮或疲勞,不要責罵孩子,以免影響食欲。如果寶寶正玩得高興,不宜立刻打斷他,而應提前幾分鍾告訴他:“快要吃飯了”;如果到時他仍然迷戀手中的玩具,可讓寶寶協助成人擺放碗筷,這會轉移他的注意力,增加對進食的興趣,做到按時進餐。
吃飯時不說笑,不玩玩具,不看電視,保持環境安靜,培養寶寶專心進食的習慣;要根據寶寶一日營養的需求安排飲食量,使寶寶養成定量進食的習慣。如果寶寶偶爾進食量較少時不要強迫進食,以免造成孩子厭食。進餐時不能催促孩子,要讓孩子細嚼慢咽;應為寶寶準備一條幹淨的餐巾,讓他隨時擦嘴,保持進餐衛生;要讓寶寶咽下最後一口才能離開飯桌;注意飯後擦嘴和保持桌麵幹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