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蹦一跳快快逃。
三個公公拄拐杖,
加在一起九隻腳。
七隻大蘑菇,
七隻小胖腳,
一隻螃蟹八隻腳,
橫著走路吹泡泡。
五個娃娃十隻腳,
踢踏踢踏向前跑。
睡覺
小鳥停在樹上睡覺,
大象站在地上睡覺,
金魚睜著眼睛睡覺,
蝙蝠倒掛著身子睡覺。
夏天到
火紅太陽當空照,
遊泳場上好熱鬧。
地裏莊稼長得好,
金黃麥子點頭笑。
樹上知了大聲叫,
塘裏青蛙蹦蹦跳。
荷花揚起粉紅臉,
告訴我們夏天到。
星星
一顆星,孤零零,
兩顆星,放光明,
三顆四顆五顆星,
照得天上亮晶晶。
貓抓“鼠”
小丫丫,看新書,
書上一隻小老鼠。
小花貓,看見了,
啊嗚一口咬老鼠。
哎呀呀,
咬壞丫丫一本書。
看星星
天上一顆星星,
湖中一顆星星。
天上的星星眨眼睛,
湖中的星星多安靜。
幼兒看看天,看看湖,
不知道哪個遠,哪個近。
好朋友
兩隻小象河邊走,
翹起鼻子勾一勾。
就像好朋友,
見麵握握手。
大雁排成隊
大雁大雁排成隊,
後頭跟個雁妹妹,
“雁哥哥,慢點飛!”
“雁妹妹,快點追!”
大家團結緊,
誰也不掉隊。
布穀鳥
田野裏,什麼叫?
天上飛來布穀鳥。
布穀叫,春天到,
冰化雪消播種了。
學好樣
走路要學小花貓,
腳步輕輕靜悄悄;
不要學那小螃蟹,
橫衝直撞真糟糕。
坐著要當小白鵝,
挺起胸膛精神好;
不要學那大青蝦,
駝起背兒彎著腰。
唱歌要學百靈鳥,
迎著春風多美妙;
不要學那小烏鴉,
張著嘴巴哇哇叫。
量詞歌
一個人兩隻手,
牽著一條小花狗。
兩個人四隻手,
推著兩輛小車走。
三個人六隻手,
抬著三箱葡萄酒。
四個人八隻手,
蓋起四座大高樓。
五個人十隻手,
團結友愛手拉手。
兩隻山羊
東邊走來一隻大山羊,
西邊走來一隻小山羊,
兩邊山羊要過河,
一起走到橋中央。
小山羊不讓大山羊,
大山羊不讓小山羊,
兩隻山羊角頂角,
一齊掉到河中央。
雨
千根線,萬根線,
落在河裏看不見。
(解說:大雨像成千上萬根線,從天上落下來,掉進河裏都看不見了。)電燈
屋裏有根藤,
藤上結個瓜。
一到太陽落,
瓜裏開紅花。
(解說:電線像一根長長的藤兒,燈泡像藤上結的瓜。晚上太陽落下去,天黑了,屋裏暗了,電燈就亮了。燈泡裏麵的燈絲像一朵小紅花。)貓
胡子不多兩邊翹,
開口總說“妙妙妙”。
眼睛好像兩盞燈,
夜裏捉鼠不睡覺。
(解說:貓的胡子不多,但向兩邊翹著。貓叫的聲音“喵喵”,就好像在說:“妙妙”。貓的眼睛像兩盞燈一樣能發光,它夜裏不睡覺,專門捉老鼠。)青蛙
身穿綠袍小英雄,
夏天田裏捉害蟲。
北風一吹不見了,
春來又在池塘中。
(解說:青蛙身子是綠色的,像穿了綠袍子。它專門在田裏捉害蟲,是保護農作物的小英雄。天冷了,青蛙要冬眠,到了春天它又出現在池塘裏了。)月亮
有時掛在樹梢,
有時落在山腰,
有時像個銀盤,
有時像把鐮刀。
(解說:透過樹梢看,月亮像掛在樹梢上;有時月亮又像落在半山腰;有時候月亮圓圓的像個銀盤子:有時彎彎的牙兒又像把鐮刀。)手
十個兄弟結個社,
頭上各頂一片瓦。
小事分作兩起做,
大事齊心也不怕。
(解說:人的兩隻手共有十個手指頭,好像十個兄弟共同生活在一起,每個手指頭上長著一片指甲,就像一片瓦。小事情兩手分開幹就可以了,遇到大事呢,兩隻手齊心協力一起幹,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洗衣機
一間小房,能把水裝。
扔進衣服,拿出不髒。
(解說:洗衣機像一間小房子,裏麵裝著水。髒衣服扔進去以後,過一會兒拿出來就洗幹淨了)。
鵝
身穿白袍子,頭戴紅帽子,
走路像公子,說話高嗓子。
(解說:鵝長著一身白羽毛,頭上有一塊紅色的肉瘤,像戴了一頂紅帽子。鵝走起路來一搖一擺,像個公子哥兒,叫起來嗓門很亮)。
12.體能訓練遊戲
走走走
方法
教幼兒向不同方向行走。你可與幼兒麵對麵一個往前走,一個往後退;還可以拉著手一起側著走或倒著走。為提高寶寶的活動興趣,可放音樂,合著音樂的節奏走。
目的
訓練大肌肉運動技能和平衡感。
玩橡皮泥
方法
可給幼兒準備些橡皮泥,教幼兒五指握攏,把橡皮泥捏成團或兩手搓成圓團,按扁做成“雞蛋”或“燒餅”。教給幼兒一些泥工的技能,讓他自己玩。
目的
訓練手指的小肌肉運動。
撿皮球
方法
準備一隻盆、兩隻球,把球丟到遠處,讓幼兒和你同時跑過去撿球,跑回放到盆裏,看誰先撿回來。
目的
訓練動作敏捷和跑的能力。
串珠套環
方法
給幼兒一些木珠或圓環,一根稍硬的尼龍繩或一根小棍(筷子),讓幼兒把珠子和圓環一起串(或套)起來;給幼兒一堆小塑料環或金屬環(掛窗簾用的也可),讓幼兒把圓環一個個套在木棍(或小筷子)上。
目的
鍛煉小肌肉,了解物體屬性。
用棍取物
方法
把幼兒喜愛的玩具放到他夠不到的地方,教幼兒設法把玩具取出來。如玩具放到寫字台上,教幼兒站到高處用棍把玩具撥弄過來;玩具滾到床下、櫃子底下時用棍撥拉出來。
目的
學習使用工具。
“有軌電車”
方法
你與幼兒各自抓住毛巾一端的兩隻角,把一隻皮球放在毛巾中間,分別提高毛巾的兩隻角,讓球在毛巾上滾來滾去;還可以抬起毛巾,把球拋到空中再用毛巾接住。
目的
學習配合行動。
網“魚”
方法
父母雙手相握成“漁網”,幼兒當魚。遊戲開始,幼兒自由地在“漁網”內外跑動。父母邊說兒歌邊準備網“魚”:“一網不撈魚,二網不撈魚,三網才撈魚。”說完以後幼兒就要盡量躲開“漁網”,如被網住,問幼兒:“你是大魚還是小魚?”若答“大魚”,父母就說:“把它送到魚市上去。”若答“小魚”,就說:“把它送回水裏吧。”放開幼兒,遊戲重新開始。
目的
鍛煉幼兒應變能力,活躍家庭氛圍。
找小球
方法
把兩隻杯子倒放在桌上幼兒夠不到的地方,拿出球讓他看並問他:“這是什麼?”讓幼兒說出名稱。然後說:“是的,這是一個球。現在我把它藏在杯子下麵,你看(要確定他在看著)。”隨即把球藏入一個杯子下麵並大聲數數:“1,2,3……”每隔一秒鍾數一個數,同時把杯子移向幼兒很容易夠到的地方(移動杯子時,不能交換),兩個杯子之間相隔5厘米。接著對他說:“去把球找到。”或問:“球在哪兒?”重複測試3次,每次應把球交替放置在杯子下麵。
追球跑
方法
讓幼兒手拿皮球,用力向前滾出去,然後讓幼兒跑去追球,追上後再滾出去。也可以滾鐵罐,讓幼兒去追滾動的鐵罐。幼兒跑時可能還不能自動停下來,你可在前麵適當幫助。
踩石頭過河
方法
你在地上用粉筆畫兩條線當作大河,在河裏畫些圓圈當石頭。告訴幼兒:“河裏有水,踩在石頭上就可以過去,小心不要掉到河裏去喲!”
目的
練習大動作和平衡能力。
表演操
方法
隨兒歌節奏,做各種動作。如:
早晨空氣好,
幼兒起得早,
走呀走呀走走走,
跑呀跑呀跑跑跑,
幼兒做操身體好。
可反複唱,並做相應動作。
目的
發展全身動作。
郊遊
方法
風和日麗的時候帶幼兒到戶外郊遊,可去動物園或公園,讓幼兒看看花草樹木、山水、動物等,既讓幼兒在玩中學到知識,又培養了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目的
開闊眼界。
過小橋
方法
在地麵上畫兩條平行線,長2米、寬30~35厘米,作為“橋”,在橋上架起竹竿,讓幼兒不要踩著竹竿走過小橋,你可在“橋頭”逗引幼兒過“橋”。
目的
練習平衡、走穩。
喂小動物
方法
可給幼兒買一隻小鳥、小兔或幾條小金魚,讓幼兒觀察其特征,並讓他給小動物喂食物。
目的
了解小動物。
拉力運動
方法
讓幼兒雙手握住拉力器,雙臂一張一合。
拉力器製作
方法
在小酸奶瓶一側鑽2一3個洞,穿上2~3根鬆緊帶,鬆緊帶長度以幼兒兩手拉開後正好繃緊為宜。
泥塑
方法
取幾塊色彩鮮豔的橡皮泥,捏捏拍拍做幾個動物造型,讓幼兒說出是什麼動物,並讓幼兒模仿製作這幾個動物。
目的
訓練手指動作和想像力。
捉泡泡
方法
你用塑料管吹出許多肥皂泡,讓幼兒跑著捉泡泡。
目的
訓練全身活動,引起愉快情緒。
球鑽山洞
方法
先向幼兒示範雙手雙腳分開,撐在地上,抬頭向前,成人在一旁把球從幼兒手腳的空檔中滾過去;然後,反過來由成人撐著,幼兒滾球。可連玩幾次,或踢球過橋洞。
目的
訓練幼兒對空間方位的控製力和全身大肌肉運動。
過家家
方法
準備一個布娃娃,一個碗、一把匙,用紙團做米飯。對幼兒說:“娃娃餓了,該喂飯了啊!”喂完飯後,你說:“吃飽了,娃娃該玩一會兒!”便和幼兒一起做開汽車、搭積木等遊戲。玩一會兒後,告訴幼兒說:“中午了,娃娃該睡午覺了”,讓幼兒抱娃娃上床,蓋上被子,用手輕輕地拍娃娃睡覺。
目的
了解生活規律,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拔蘿卜
方法
讓幼兒站在地上或躺在床上當“蘿卜”,你握住幼兒的雙手,一前一後或一上一下慢慢地牽拉,邊拉邊說:“拔蘿卜呀拔蘿卜,拔了一個大蘿卜。”把幼兒抱起或立起。也可以在數次牽拉之後,顯示出很累的樣子,並說:“蘿卜太大了,我拔不動呀,叫爸爸來拔(或叫爺爺來拔,叫奶奶來拔,叫哥哥、姐姐、小花貓、小花狗一起來拔)吧!”增加幼兒的自信和興趣。
目的
感受合作的快樂。
投棍入瓶
把一個水果罐頭瓶放在地上,讓幼兒站立著,手拿一根筷子對準瓶口投,一共五根筷子,看能投中幾根。
然後將瓶子換成小口瓶,重複這個遊戲。
踩氣球
爸爸、媽媽、幼兒兩隻腳脖子上各拴一個氣球,然後三個人盡力去踩別人的氣球,同時要保護好自己的氣球別被踩破。開始父母可互相踩一個氣球,給幼兒做示範,然後讓幼兒踩爆其他兩個。最後讓幼兒腳脖子留一個氣球,稱讚他是個小小“勝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