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培養方案(3 / 3)

小豬胖胖看到小貓乖乖可高興了,它們在一起玩啊跳啊,玩得很開心。胖胖說:“乖乖,你餓了吧,我給你一個好吃的東西。”說著給乖乖端來一條小鯽魚,小鯽魚還一蹦一蹦的。乖乖餓極了,拿到小鯽魚,張開嘴巴,一下子就把小鯽魚吃進肚子裏去了。

晚上,乖乖突然肚子疼,翻來覆去地叫救命。爸爸媽媽連忙把它送進醫院。醫生略一診斷說“乖乖是吃了不幹淨的東西了。”乖乖說“我隻吃了一條小鯽魚。”醫生點點頭,說“這就是病因,要打針。”

(提問:乖乖吃小鯽魚為什麼會肚子疼?)

公雞和母雞

有一家人養了兩隻雞,公雞叫紅紅,因為它尾巴上的毛通紅通紅的很好看;母雞叫花花,因為它身上的羽毛有很多花樣。

每天清晨,紅紅扯著嗓子叫主人“喔喔喔——起床啦!”主人一家就起來開始一天的勞動。可是花花什麼也不做,紅紅就非常瞧不起花花。

有一天,花花突然“咯咯咯,咯咯咯”地叫個不停,主人出來一看,高興地說:“花花真乖!”然後抓了一把米給花花吃。以後每天都這樣,紅紅可就不樂意了:哼,花花每天蹲在窩裏叫幾聲就給它吃米,我每天一大早叫你們起床卻什麼也沒有,太不公平了。於是,紅紅也學著花花的樣蹲在窩裏。主人看見了,眉頭一皺,仍然隻給花花吃米。

紅紅心裏好委屈:主人太偏心啦!我也蹲窩為什麼不給我吃米?

(提問:紅紅的做法對不對?為什麼?)

小虎拔牙

小虎威威長得虎頭虎腦,每天醒了吃,吃了玩,玩了吃,吃了睡,無憂無慮。有一天,虎媽媽拿來一把小牙刷說:“威威,你長大了,該刷牙了,不然牙長了蟲,牙齒要壞的。”威威一溜煙地跑開了:“我從小就沒刷牙,牙不是還好好的。”

這天,威威吃了很多肉,又吃了許多蛋糕,晚上睡覺時,它突然醒過來,覺得自己的牙好痛啊!它趕忙去找牙醫治病。牙醫看了看說:“哎呀小虎,你的牙長蟲了,蟲在鑽你的牙呢!”小虎很痛,問:“那怎麼辦呢?”牙醫搖搖頭說:“那就隻好拔牙了。”從此,小虎威威就少了幾顆牙齒。

(提問:小虎威威為什麼會長蟲牙呢?)

雪娃娃

一大早,幼兒就起床了。他推開窗戶往外一看:啊,好大的雪啊!幼兒高興極了,蹦蹦跳跳跑到外麵,叫爸爸:“爸爸,爸爸快來呀,我們來堆雪娃娃!”幼兒和爸爸一起,一盆一盆地端來雪,往上堆呀堆呀,咦,一個大肚子出來啦!又堆呀堆呀,咦,一個圓乎乎的腦袋出來了。幼兒跑回屋,拿來一根胡蘿卜,兩個黑色圓積木,給雪娃娃做了鼻子和眼睛。幼兒左看右看,又把自己的小紅帽、小圍巾給雪娃娃圍上:這下雪娃娃就不怕冷了。幼兒和雪娃娃一起照了好多照片呢!

第二天,暖洋洋的太陽照在幼兒的小臉上。幼兒醒了,他一下想起雪娃娃,忙跑到窗口一看,咦,雪娃娃不見了。幼兒哭得傷心極了:“雪娃娃,你怎麼不見了呢?”

(提問:幼兒的雪娃娃到底到哪兒去了呢?)

19.情商訓練遊戲

為了促進幼兒的智力發展,父母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加以訓練。

猜聲音

方法

給幼兒模擬車的叫聲(汽車、自行車、摩托車、火車等)、動物的叫聲(狗、貓、小雞、鴨、牛等)以及風、雨、雷、電等聲響,讓幼兒猜猜是什麼東西發出的聲響。

目的

辨別事物,擴大見識麵。

塗顏色

方法

給幼兒畫一張花草的圖畫,圖案要大,簡單明了,不要太複雜,讓幼兒手拿蠟筆或用彩筆為花草塗上相應的顏色,如花可塗紅色或黃紫色等,草或葉可塗成綠色。

目的

訓練精細動作和顏色感知能力。

聽話取物

方法

你先描述出一種東西的特征(要淺顯易懂,簡單明了),如“床上的紅氣球”,讓幼兒根據你的描述作出判斷,把物體取來。然後再讓幼兒把所取來的物體描述一遍,你可幫助提醒或重複原來描述時的話。

目的

訓練語言理解能力、判斷分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給爸爸媽媽講故事

讓幼兒講一個故事(可以是以前幼兒經常聽的故事,先做提示),如果中途幼兒講不了了,可稍作提示。待幼兒講完,要拍手喝彩。

複述句子

方法

可選內容簡單、但富有情節的小故事如拔蘿卜,作為複述內容。先給幼兒講幾遍故事內容,然後再教幼兒複述句子。複述時,你說出一句(3~5個字),讓幼兒模仿一句。漸漸地你說出一句話的開頭,幼兒可以補充後麵的話,最後讓幼兒自己把句子複述出來。

目的

訓練語言表達能力、記憶能力。

信封裝物

方法

給幼兒準備一個普通信封,再準備一些小積塑片、紙牌、卡片、幾片碎紙,小瓶蓋、小扣子等物。教幼兒把這些東西裝入信封。

目的

養成做事有耐心的好習慣。

看圖說話

方法

找一些幼兒畫報,給幼兒講故事,並結合幼兒日常生活中經常碰到的問題讓幼兒回答。如你把別人的玩具帶回家應該怎麼辦?你向別人借玩具,別人不借怎麼辦?別人給你東西吃,你該怎麼辦?別的小朋友打了你,你該怎麼辦?等等。

目的

訓練幼兒的語言理解能力、表達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

繞口令

冬夜長

冬天夜裏長,

夏天白天長。

夏天比冬天夜裏短,

冬天比夏天夜裏長。

小花鼓

牆上一麵鼓,

鼓上畫老虎。

小槌敲破了鼓,

我用布來補,

不知是布補鼓,

還是布補虎。

高高山上一根藤

高高山上一根藤,

藤條頭上掛銅鈴。

風吹藤動銅鈴動,

風停藤停銅鈴停。

哥哥逮蟈蟈

哥哥逮蟈蟈,

蟈蟈蹦草窩。

哥哥找蟈蟈,

蟈蟈躲哥哥。

逮住小蟈蟈,

哥哥樂嗬嗬。

四和十

四和十,十和四,

十四和四十,四十和十四,

說好四和十,得靠舌頭和牙齒。

誰說四十是“細席”,

他的舌頭沒用力;

誰說四十是“適拾”,

他的舌頭沒伸直。

認真學,常練習,

十四、四十、四十四。

刷牙

牙刷能刷牙,

刷牙用牙刷。

華華有牙刷不刷牙,

花花用牙刷會刷牙。

華華和花花,

誰是好娃娃?

學捏梨

盤裏擺著一個梨,

桌上放著橡皮泥。

小麗用泥學捏梨,

眼看梨,手捏泥,

一會兒捏成一個梨。

比一比,真梨假梨差不離。

猴子和桃子

樹上結滿桃子,

樹下站著猴子。

樹上的桃子望著樹下的猴子,

樹下的猴子望著樹上的桃子。

每隻猴子吃兩個桃子,

樹上還剩四個桃子;

每隻猴子吃四個桃子,

就有兩隻猴子吃不著桃子。

你說樹上有幾隻桃子?

樹下站著幾隻猴子?

小豆豆

小豆豆,圍兜兜,

花兜兜,裝豆豆。

小豆豆,翻跟頭。

豆豆滾出花兜兜。

拾豆豆,數豆豆,

沒少一顆小豆豆。

小石和小思

小思有十四個柿子,

小石有四個柿子。

小思比小石多十個柿子,

小石比小思少十個柿子。

天上七顆星

天上七顆星,

地上七塊冰,

樹上七隻鷹,

梁上七個釘,

台上七盞燈,

呼嚕呼嚕吹滅燈,

嗨喲嗨喲拔掉釘,

呀噓呀噓趕走鷹,

乒乓一腳踢碎冰,

滾滾烏雲蓋沒星,

連念七遍就聰明。

柱子和樹子

有個小孩叫柱子,

割草丟了灰兔子。

有個小孩叫樹子,

玩水丟了花褲子。

柱子去找灰兔子,

撿到一條花褲子。

樹子去找花褲子,

撿到那隻灰兔子。

樹子把兔子還給柱子,

柱子把褲子還給樹子。

數鬆樹

小老鼠,大袋鼠,

幫著鬆鼠數鬆樹。

小老鼠數了四棵大鬆樹,

大袋鼠數了六棵大鬆樹。

它們一共數了幾棵樹?

黃瓜和豆莢

張家種黃瓜,

李家種豆莢。

張家的黃瓜開黃花,

李家的豆莢爬滿架。

張家的黃瓜在李家的牆上掛,

李家的豆莢在張家的籬笆上爬。

張家摘豆莢還給李家,

李家摘黃瓜還給張家。

吃荸薺

荸薺有皮,

皮上有泥。

洗掉荸薺上的泥,

削去荸薺外麵的皮。

小麗、小藝和小奇,

歡歡喜喜吃荸薺。

謎語兒歌

蹺蹺板

一座獨木橋,兩人對麵搖。

你起我就落,你低我就高。

(解說:蹺蹺板就像一座獨木橋,兩個人麵對麵地坐在蹺蹺板兩頭,你那頭蹺起來我這頭就落下去,你落下去我這頭就蹺起來。)風箏

空中有鳥,長線牽牢。

不怕風吹,隻怕雨飄。

(解說:天空中飄著一隻風箏,像一隻鳥,小朋友手上有一根線把風箏牽拉著。風箏不怕風吹日曬,它隻害怕雨淋,因為它是紙做的,雨一淋,它就會濕、會壞,就飛不起來。)水

一刀劈不開,雙手抓不住。

煮飯和洗衣,要靠它幫助。

(解說:水是流動的,刀不能把水劈斷,用雙手也抓不住水。煮飯和洗衣服的時候,都需要用水。)公雞

一朵芙蓉頭上戴,

彩衣不用剪刀裁。

雖然不是英雄漢,

叫得千門萬戶開。

(解說:公雞的雞冠像一朵芙蓉花,它的羽毛色彩鮮豔。每天早晨公雞會準時叫,家家戶戶就開門,迎來了嶄新的一天。)貓頭鷹

又像老鷹又像貓,

耗子見了嚇一跳。

快快逃,逃不掉,

是誰抓住小耗子?

它是老鷹還是貓?

(解說:貓頭鷹長了一張尖銳的嘴,樣子像老鷹;它的耳朵、眼睛又像貓。老鼠見了就要跑,最後貓頭鷹抓住了老鼠。貓頭鷹是益鳥,夜裏專門來捉老鼠)。

扇子

有風身不動,

一動就生風。

若要它不動,

除非起秋風。

(解說:有風的時候,不用扇子;沒風的時候,一搖動扇子就有輕風來了。夏天是用扇子的季節,到了秋天就用不著了。)木馬

馬兒站著不肯走,

娃娃騎它它搖頭。

越搖娃娃越愛騎,

越騎越是搖不休。

(解說:木馬是木頭做的假馬,不能像真馬一樣走動,娃娃騎上去搖搖,就好像木馬在搖頭。木馬的頭越搖娃娃就越高興,所以木馬就不斷地搖啊搖啊停也停不下來。)筷子

身子細長,兄弟成雙,

隻愛吃菜,不愛喝湯。

(解說:筷子像兩兄弟,生得一個樣兒,身子又細又長,總是成雙成對。隻能用筷子夾菜,沒法用它來喝湯。)20.體能訓練遊戲

為了促進第十二個月嬰兒的智力發展,你們父母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加以訓練。

跳躍擊球

方法

用繩係住一個橡皮小球,懸放在幼兒頭頂上方,教寶寶雙腳跳起用手擊球。可先扶住幼兒的腋下,幫助他起跳並平穩落下,球的高度可根據幼兒跳躍能力做適當調整,剛開始可以低些,能跳起擊中後,可以高些。

目的

訓練跳躍,全身協調。

玩皮球

方法

邊跟幼兒玩皮球,邊教幼兒學說兒歌:“大皮球,真正好,拍一拍,跳一跳,皮球跳得高,幼兒身體好。”邊玩邊學,孩子感興趣也易學。反複練習後,要求幼兒背1~2句兒歌。

目的

在玩中學習拍球和兒歌。

頂氣球

方法

準備一隻氣球,讓幼兒把球拋向空中,當球落下來時,教幼兒用左右手向上擊球,或讓幼兒用頭頂球,讓球不落地。還可以和幼兒比賽看誰玩的時間長(或擊的次數多),多者為勝。

目的

訓練手眼協調能力。

折飛機

方法

準備一張紙,教幼兒學折飛機,就算折不好也沒關係,可用你折好的飛機讓幼兒玩。教幼兒投飛機,飛機落地,讓幼兒去撿起再玩。

目的

訓練手的小肌肉動作和投擲動作。

小白兔拔蘿卜

方法

用積木堆一座“小山”,在山頂上放一個蘿卜,幼兒手提籃子,爬上山頂拔蘿卜,又從山頂跑回原處。

目的

練鑽、爬、跑的動作。

翻花繩

方法

用一截毛線結個圈兒,和幼兒一起翻花繩,旁邊需要有人指導幼兒怎麼翻。幼兒被變幻多端的花繩圖形吸引住了。

磚上走

方法

帶幼兒到戶外,找五、六塊磚放在地上,每塊間隔10厘米左右或根據幼兒步子大小,讓幼兒踩在磚塊上走。熟練後可把磚塊距離拉大,也可以增加磚塊。

目的

訓練平衡能力。

踢球比賽

方法

在房屋中間放一把椅子,把椅子底下的空檔當作球門,你和幼兒在椅子的兩邊踢球,看誰踢進球門的次數多。

目的

鍛煉身體和控製方向能力。

紅燈停,綠燈行

方法

讓幼兒和你一起用小汽車玩“紅燈停、綠燈行”的交通遊戲。你說:“紅燈亮了,汽車趕緊停下”,就讓幼兒的汽車停下來;或者說:“綠燈亮了,汽車可以開了,全速前進把車開得快點。”“黃燈亮了,減速,慢行……”等。要讓幼兒真正理解這一行為規則,平時可帶幼兒進行實地考察,觀察路口車輛行駛與紅綠燈信號的關係。

目的

掌握行為規則。

“畫龍點睛”

玩法:給幼兒畫出某一物體的基本部分,然後教幼兒添畫一些點或直線。如給小蝌蚪添畫尾巴,給梳子畫齒,給魚點眼睛等。

目的

訓練手的精細動作和動筆能力。

“趕小豬”

在室外操場選一塊場地,在一頭插上兩麵小紅旗做門(間隔50厘米左右)。然後一家三口每個人手持一根小棍滾皮球,把皮球往門的方向送,先到者為勝。第一場可以讓一個成人贏,幼兒居二;第二場由幼兒贏。這樣可以激發幼兒的興趣。

老鷹抓小雞

爸爸當老鷹,幼兒當小雞,媽媽當母雞。老鷹想抓住小雞,小雞拚命躲老鷹,母雞想方設法保護小雞。

這個遊戲做起來,一家人其樂融融。

摸摸跑回來

方法

教幼兒按你的指令行動。可以在室內,也可以在室外玩。你可說:“真好玩,摸摸這兒摸摸那兒,摸摸桌子(冰箱、衣櫃等)跑回來。”要求幼兒跑過去摸一下指定的東西再馬上跑回來。

目的

訓練語言理解力和反應能力。

蹺蹺板遊戲

方法

帶他走到著地的蹺蹺板一頭,扶他從蹺蹺板的這一頭走到那一頭,讓幼兒從中感受從上坡到下坡的變化,並鍛煉幼兒的平衡能力。走累了,讓幼兒坐在蹺蹺板上,成人在旁邊一壓一抬,讓幼兒從中感受上下高低變化的樂趣。

目的

訓練平衡感和控製能力。

攀登練習

方法

帶幼兒到幼兒樂園或幼兒園的攀登架前,教幼兒用手抓住上麵的橫杆,腳蹬底下的橫杆,一步一步,自己爬上攀登架。熟練後,還可教幼兒練習攀軟梯。

目的

鍛煉全身動作協調。

裝線入瓶

方法

給幼兒一尺長左右的線繩,再給幼兒一個口稍大些的瓶,教幼兒提起線的一頭,對準瓶口把線的另一頭裝入瓶中。這對幼兒來說是不容易裝入的。

目的

鍛煉手指動作的準確性。

跳過障礙物

方法

在地麵畫一條線或放個玩具,成人站在線或玩具附近,讓幼兒從遠處跑向障礙物,這時,成人拉住幼兒的雙手,協助他跳過障礙物。

目的

鍛煉腳的應變能力。

摘桃

方法

把各種顏色鮮豔的玩具、紙條、氣球、手帕等懸掛在繩子上,讓幼兒跳起來抓住它。

吹泡泡

準備一根細鐵絲和一瓶肥皂水,把細鐵絲彎成一個圓圈,把它放進肥皂水裏蘸一下,取出來,對著圓圈吹,會吹出很多很大的泡泡來。

種花

準備一株待栽的花,兩柄小花鏟。教幼兒用花鏟鬆土、挖坑,栽下花,然後澆水。以後每天照料這株花,直到花開。幼兒對這種自然生長的植物極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