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寶寶左右腦開發大講堂(5)(1 / 3)

當寶寶主動叫“爸爸”時,父母就應該立刻湊到寶寶麵前,一邊學著寶寶“爸爸”的發音,一邊指著爸爸給寶寶看,讓寶寶對號入座。盡管開始幾次寶寶弄不懂“爸爸”的含義,但時間一長,寶寶就會把“爸爸”的發音和麵前的爸爸聯係到一起了,等到爸爸走過來時,隻要媽媽說“爸爸來了”,寶寶就會朝爸爸看。用同樣的方法,當說“媽媽”時,寶寶也會轉向媽媽一方。

教寶寶理解“不”的意思

寶寶已經可以理解父母說話的部分內容,父母最好趁著這個時機,教寶寶懂得“不”的意義。比如,寶寶不能動的東西,要讓寶寶不碰或遠離。媽媽指著冒熱氣的杯子,對寶寶說:“太燙,不能碰!”然後拉著寶寶的手,輕輕碰一下杯子,再趕緊縮手。讓寶寶知道這是燙的、危險的,要遠離。

講故事促進語言發展、智力開發

給寶寶講故事,是促進寶寶語言發展與智力開發的好辦法。雖然這個月齡的寶寶可能還不能夠聽懂故事的含義,但隻要父母一有時間就聲情並茂地講給寶寶聽,就能培養寶寶愛聽故事的好習慣。如果再多給寶寶買一些構圖簡單、色彩鮮豔的嬰兒畫報,一邊用清晰、緩慢、準確、悠揚的語調給他講故事,一邊指點畫冊上的圖像,還能培養寶寶對圖書的興趣。當然,也有一些寶寶,無論父母怎麼講,寶寶都提不起興趣,甚至也不愛看那些畫冊,這時,父母也不要生氣著急,過一段時間後再試試,可能寶寶就會喜歡聽故事了。注意要選擇情節簡單、生動有趣的故事。

精細動作能力

揀豆遊戲

從小鍛煉手部的力量和靈活性,對寶寶的一生都具有重要意義。這個月,大部分寶寶都可以不需任何支撐而熟練地坐起來,並能坐較長時間,這就給訓練寶寶手部的力量和靈活性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寶寶在日常做的很多遊戲,都是手部力量和靈活性的訓練。揀豆遊戲就是其中之一。

過了6個月以後,寶寶的小手動作明顯靈巧了,一般物體都能熟練地拿起,揀豆遊戲就是建立在這種基礎之上進行的。遊戲前,父母可準備一個廣口瓶,再準備10多粒爆米花之類比較好拿又安全的物品。

開始時,父母可以先做個示範,把爆米花之類的東西一個一個地揀起來,放進瓶裏,然後再倒出來。如此反複,來回玩耍。在父母示範動作的啟發下,寶寶就會效仿著學習捏取這些小物品。這個遊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父母開始時可以找些爆米花之類比較粗糙的東西,等寶寶能夠熟練揀起之後,再換一些小糖豆等比較光滑難拿的東西。

經過這樣逐步升級的訓練,寶寶的小手指就會越來越有力,越來越靈活,而且會由拇指與其他指頭的抓握逐漸發展為拇指與食指相對的準確捏取。

傳遞遊戲

在做傳遞遊戲之前,父母可以和寶寶一起先做以下基礎練習。在寶寶能夠準確抓握的基礎上,給寶寶一些積木、套碗、套塔等玩具。首先訓練寶寶抓住一個再抓一個,或向寶寶同一隻手上送兩個玩具,讓寶寶學會將一個玩具放下,再拿起另一個。進而學會把一隻手上的玩具倒到另一隻手上,然後再取第二個玩具。當這些基礎訓練都能基本完成的時候,父母可以分別坐在寶寶的兩側,從媽媽開始或是從爸爸開始都可以,拿一個玩具交到寶寶的一隻手上,然後再教寶寶倒手後,交到父母手裏,直至寶寶完成所有動作。這個遊戲可以訓練寶寶手部力量和靈活性,促進左腦的發育。

對擊玩具

讓寶寶兩手各拿一塊積木,互相對擊,能敲出聲響時,父母可以鼓掌鼓勵寶寶。這樣可以促進寶寶手、眼、耳、腦等感知覺能力的發展。

右腦啟智密碼

這個階段父母一定要注意訓練寶寶的爬行能力,讓寶寶的體能得到充分地發展。另外,寶寶此時已經具有了觀察力和模仿能力,總想去戶外活動。這說明寶寶的智能有了顯著的提高,對人、事、物及場所逐漸在意和關心。也同時出現了喜、怒、哀、樂等感情,這都說明寶寶的意識範圍擴大了,認知事物的能力增強了,此時的寶寶已經開始學會運用智慧,采取自己積極的行動了。

大動作能力

訓練寶寶爬行的重要性

在訓練寶寶爬行之前,父母要知道寶寶在這一時期裏學會爬行的重要性。

爬行是寶寶在嬰兒期體能發育的一個重要過程。寶寶爬行的標準動作,首先是頭頸仰起,然後利用雙手支撐的力量使胸部抬高,最後由四肢支撐著體重向前爬行。

由於寶寶在7個月時全身的肌肉還處於逐步發育階段,爬行的動作也不協調,所以大多是匍行,也就是利用腹部的力量在進行身體的蠕動,在四肢不規則劃動的作用下,寶寶往往不是向前進,而是向後退,或者在原地轉動。但是,這個階段過去之後,接下來的就是標準的爬行動作了。

爬行是寶寶嬰兒期比較劇烈的全身運動,爬行時能量消耗較大,這大大提高了寶寶新陳代謝的水平,所以爬行可使寶寶食欲旺盛、食量增加。寶寶會因此吃得多,睡得香,身體也長得快和結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