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行站立訓練之後,可以進一步進行彎腰拾物訓練。訓練時,可讓寶寶扶著小床的欄杆,然後把一個玩具放在寶寶腳旁,引導寶寶彎下腰,並拾起腳旁的玩具。寶寶拾到玩具後父母應加以稱讚,親吻一下寶寶,激發寶寶的興趣再次進入訓練。這個訓練可以鍛煉寶寶彎曲及直立的身體,促進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從而促進右腦的發育。
輪流追逐的爬行遊戲
好勝心是人的天性。父母可以充分利用這個天性和寶寶做輪流追逐遊戲。遊戲時,先讓寶寶在前麵爬,然後父母假裝抓寶寶,並在後麵說:“快抓住你了,快爬!”再換成父母在前麵爬,然後讓寶寶追,並用話語激勵寶寶說:“寶寶,快來抓媽媽(爸爸)!”並有意慢慢爬,讓寶寶抓住父母,等寶寶抓住父母之後,要給予表揚和愛撫。
爬行比賽遊戲
遊戲時,可以在毯子的一頭放一個寶寶喜愛的玩具,然後父母和寶寶同時從毯子的另一頭開始爬,看誰先拿到玩具。做這個遊戲時,父母可以互相配合,一個人與寶寶比賽,另一個人當拉拉隊和裁判。這個遊戲不僅可以增加寶寶的體力,還能激發寶寶的好勝心,對將來培養寶寶良好的競爭心理打下基礎。
軍訓遊戲
和寶寶做爬行遊戲時,可以仿照軍訓的科目設置各種有趣的爬行遊戲。父母趴在毯子上,讓寶寶從父母的肚皮底下爬過去,玩“鑽山洞”遊戲;或者父母其中一人躺在毯子上,讓寶寶把父母的身體當作障礙物,“翻越”過去,做“突破封鎖線”的遊戲。
用學步車練習邁步
寶寶學會扶站後,就要開始學習邁步了,這時學步車就成了寶寶練習邁步、鍛煉雙下肢肌肉力量的好工具。一般情況下,在寶寶到了9個月左右時,學會獨坐及扶站後,就可嚐試使用學步車了。
學步車上麵有一個圓形框架,寶寶站立時正好把雙臂支在上麵,與父母扶著寶寶雙腋學步的效果相類似。學步車下麵有幾個活動自如的小輪子,中間有一個用帶子吊成的小座椅,寶寶跨在座椅上,隨時可以坐下來休息,站立時也不妨礙邁步。所以,使用學步車不僅可以減輕父母的負擔,而且可使寶寶自由隨意地活動,從而擴大了寶寶的視野和活動範圍,並能促進寶寶對外界事物認識能力的發展。
寶寶嚐試使用學步車時,可在學步車的圓形框架上麵懸掛一些玩具,讓寶寶自己玩耍。但剛開始時,寶寶坐在學步車裏的時間不宜太長,以免引起疲勞,以每天1~2次,每次10~15分鍾為宜,隨著寶寶身體發育狀況的進展,也可逐漸延長每天使用學步車的次數和時間。
寶寶被(互)動操
從這個月開始,媽媽或爸爸可以有規律地讓寶寶做被(互)動操,經常做可以促進寶寶運動能力的發展。被(互)動操每節的動作要領如下:
(第一節):準備運動
先讓寶寶自然放鬆仰臥,媽媽或爸爸握住寶寶的手腕。然後做以下動作:⑴按照“一、二、三、四”的口令,從手腕向上到肩膀按摩四下;⑵按照“二、二、三、四”的口令,從腳踝到大腿部按摩四下;⑶按照“三、二、三、四”的口令,媽媽或爸爸雙手呈環形,由裏向外,由上向下,從胸部按摩到腹部;⑷按照“四、二、三、四”的口令,動作同⑶。準備運動可以消除肌肉和關節僵硬狀態,為下麵的運動做好準備。
(第二節):上肢運動
先讓寶寶仰臥,父母將雙手拇指放在寶寶的掌心,並輕握寶寶的雙腕,把寶寶的兩臂放於體側。然後做以下動作:⑴兩臂胸前交叉;⑵兩臂分別向外上方環繞;⑶兩臂胸前交叉;⑷還原。這樣可以活動寶寶的肩關節、肘關節、上臂及胸部肌肉。
(第三節):腰腹運動
先讓寶寶仰臥,然後父母用左手按住寶寶的兩腳踝部,右手托住寶寶的腰部。然後做以下動作:⑴托起寶寶的腰部,使寶寶的頭和腳不離開桌麵,身體呈橋形。⑵還原。這樣可以活動寶寶的腰肌、腹肌及脊椎。
(第四節):下肢運動
先讓寶寶仰臥,雙腿伸直,父母雙手握住寶寶的兩腳踝部。為促進寶寶下肢運動的協調性,做以下動作:⑴將寶寶的左腿屈曲至腹部;⑵左腿向外側環繞;⑶左腿屈曲至腹部;⑷左腿下放還原。反方向動作一樣。這樣可活動寶寶髖膝關節、下肢肌肉。
(第五節):提腿運動
先讓寶寶俯臥,父母用雙手握住寶寶的兩腳腳踝,然後做以下動作:⑴提起寶寶兩腳與桌麵呈45度;⑵繼續提腿使寶寶腹部離開桌麵;⑶放下兩腿同動作⑴;⑷還原。這樣可以活動寶寶腰部肌肉及脊椎。
(第六節):踝部運動
先讓寶寶仰臥,父母用左手握住寶寶腳踝部,右手握住寶寶的腳前掌,然後做以下動作:⑴按照“一、二、三、四”的口令,以左踝關節為軸,向外旋轉4次;⑵按照“二、二、三、四”的口令,以左踝關節為軸,向內旋轉4次。後2個四拍,右足動作同左足,這節可以為寶寶的爬、站和走做準備。這樣可活動寶寶的踝關節。
(第七節):站和走的運動
先讓寶寶呈仰臥位,父母的雙手分別握住寶寶的兩個上臂。然後做以下動作:⑴按照“一、二、三、四”的口令,把寶寶拉成坐位;⑵按照“二、二、三、四”的口令,把寶寶拉成站位;⑶按照“三、二、三、四”的口令,拉寶寶向前走;⑷按照“四、二、三、四“的口令,拉寶寶向前走。這樣可鍛煉寶寶下肢肌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