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製度有待改善
“股市是對未來的預期。股市低位徘徊,反映大家對未來經濟預期仍不明朗,存在各種顧慮。這實際上也是中國未來經濟道路複雜性、困難性的真實反映。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如何解決政府、社會和市場三者之間的關係,如何平衡短期和中長期利益等等,中國目前都還沒有現成、清晰的樂觀答案。”陳道富說。如今上證綜指繼續在2000點徘徊著,而這也是10年前我國上證綜指的點位,沒有變化的股指讓人感歎似乎沒人能夠看懂中國的股市。陳道富認為要解釋我國股指“十年輪回”現象,需要關注幾個現象:1、主要上市公司的生命周期特征。當大部分上市公司是處於傳統行業的成熟期,特別是大型國有企業,其漲幅就不應該過高。當上市公司缺乏動機,在缺乏更有價值投資機會的時候,將現金交由投資者進行再配置,而是傾向於自我擴張的時候,更是如此。2、雖然我國有較大的發展潛力,但我國政策可預見性較差,未來如何將潛力轉化為現實的路徑也不清晰,或者被市場所充分感知和認可,影響了股市對風險的判斷和交易行為的選擇。3、製度偏好性的逐步糾正。過去的股市,是一個傾向於做多的製度體係。隨著製度更加平衡,股市價值有一個逐步糾正的過程。4、股市是在波動中前行的,比較的時間點選擇影響最終的比較結論。當然我國股市還有很多方麵存在缺陷,如絕大部分投資者對股市基本製度的信任度並不高,股市波動不僅反映實體經濟的波動,還有大量製度的偏好性。當市場大起大落時,不僅會影響投資者對實體經濟的信心,甚至會動搖投資者對股市製度的信心。又如,我國缺乏市場最穩定的,與中國經濟共命運的機構投資者。遠觀海外市場,在金融市場出現動蕩局麵的時候,國外少不了養老基金等金融機構投資者“進場護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