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英特爾研究日”紀實
熱點透析
作者:王臻
“Today is so yesterday(時不我待)。”走進美國矽穀山景城的計算機曆史博物館,一眼便看見了這句橫幅。6月7日,“2011英特爾研究日”就在這裏開幕,這是英特爾研究院第10年舉辦研究日活動。每年的研究日都是英特爾前瞻性技術的展台,今年則有超過35項創新研究項目。用英特爾CTO賈斯汀(Justin Rattner)的話說,研究日就是英特爾研究部門的畢業典禮。
改善用戶體驗
一進展區大門,記者就看到一個印度裔研究員在騎自行車,他並非在運動,而是展示新興市場微電網。這位研究員介紹,印度40%的家庭沒有電,英特爾研究了兩種低成本、可持續的發展技術——低成本生物力學發電機和低成本直接甲醇燃料電池。
本次研究日活動共分為雲計算展區、感知先鋒區、個人能源區、平台創新區、安全區、用戶體驗區以及視覺區等七個區域,從不同側麵體現了英特爾在研究領域的最新進展。雖然這些看似與英特爾的本行並無關係,卻透露出一個共同點:英特爾的強項是計算。
在去年的研究日上,賈斯汀宣布成立互動與體驗研究院(IXR),專注於新的人機互動體驗和計算平台的研究工作。今年,便有許多與體驗息息相關的創新成果開創全新的計算體驗。
在感知區裏,有一個“場所技術中的老年人生活實驗室”,它已經有5年的曆史。在美國,老年人獨居的情況比中國更為嚴重。這個實驗室在美國俄勒岡州的500個獨居老人家庭進行了實驗,通過在藥盒、椅子、助步器和電腦鼠標上安裝傳感器,可以透過探測壓力收集老年人的數據,達到監控和預防的效果,使子女在不同地方實時了解到老人的情況。“除了監測和分析,更重要的作用是防患於未然。”實驗室的Muki Hansteen Izora介紹,傳感器還可通過收集睡眠、心肺功能的情況以及老人活動的情況,記錄數據和規律,顯示出不同時間的分布。
在個人能源區,研究人員還展示了一款處於試驗階段的低成本能源傳感器,可以幫助消費者改變在家裏管理個人能耗的方式,英特爾研究院副總裁兼電路與係統研究院總監王文漢稱之為“中醫把脈”。這種傳感器與家用能源顯示器相結合,可以監控能源使用情況、推薦提高能效的解決方案。
為安全 軟硬兼施
在展區中,未來認證技術是最大的亮點。每個人都有很多個密碼,一旦忘記就很麻煩,未來認證技術的目標就是實現計算設備對個體真實性的識別,讓使用者通過簡便操作更加安全地保護自己電腦中的秘密。當你走近攝像頭,它可以通過掃描特征立刻判斷出,你是否是電腦的擁有者,並彈出登錄框。
事實上,安全認證的靈感源於一位英特爾工程師的親身經曆。當他出差做一個重要演講時,忽然發現自己不記得兩小時前新更改的密碼了,而台下還有上百人在看著他。這樣的事在英特爾屢屢發生,“為什麼我們有這麼好的技術,卻無法解決自己的問題?”王文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