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0章 小學生生學什麼(2 / 2)

德克薩斯州的哈斯敏·佩雷斯剛入校,根本不會說英語,她住的地方幾乎沒人上過大學,她的父母也沒有受過高等教育,但她努力學習,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靠獎學金進入了布朗大學,獲得了公共衛生專業的博士學位。

加利福尼亞州的安多尼·舒爾茨從三歲的時候罹患腦癌,一直與病魔做鬥爭,熬過一次次治療與手術,記憶功能也退化了。他付出比常人更多的代價,花更多的間來完成學業,從不曾落下自己的功課,終於圓了自己的大學夢。

在伊利諾斯州芝加哥市,身為孤兒的香特爾·史蒂夫換過多次收養家庭,從小在治安很差的地區長大,但她努力爭取到了在當地保健站工作的機會,發起了一個讓青少年遠離犯罪團夥的項目。她堅持學習,也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學。

奧巴馬說:“孩子們的)目標可以非常簡單,比如完成家庭作業、上課注意聽講或者每天花時間讀一本書等等。或者參加某項課外活動,或在社區裏做一名誌願者……或許你決定要對自己更好一點,從而以有更好的狀態學習。但不管你決心要做什麼,我都希望你能做出承諾。我希望你能全力以赴。”

目標帶來人生方向,學習給予人生動力,每一個孩子都學會給自己人生目標,讓學習給自己的夢想插上騰飛的翅膀。

不懼怕失敗。失敗是成功之母。世上有沒輕輕鬆鬆就能獲得的成功,在每一個成功的背後都是一連串的失敗。在這個世界上,最成功的人士往往也經曆失敗最多的人。所以,學習的過程中,孩子不要怕失敗,要勇於麵對失敗。失敗是正常的,成功才是偶發事件。

奧巴馬說:“成功是件難事。你不可能對要讀的每門課程都興趣盎然,你不可能和每名帶課教師都相處順利,你也不可能每次都遇上看起來和現實生活有關的作業。而且,並不是每件事,你都能在頭一次嚐試時獲得成功。J。K。羅琳的第一本《哈利波特》被出版商拒絕了十二次才最終出版;邁克爾·喬?丹上高中時被學校的籃球隊刷了下來,在他的職業生涯裏,他輸了幾百場比賽、投失過幾千次射籃,知道他是怎麼說的嗎?我一生不停地失敗、失敗再失敗,這就是我現在成功的原因。”

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每一個人都不要懼怕失敗。

不要害怕提問。一個人不是無能的,自己不清楚,不懂得的時候,要敢於向他人提問,向別人求助。古人雲,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孩子處在求知的階段,如果不懂裝懂,那是非常有害的。問題的提出,往往是求知的表現。問題的解決,才是知識的真正擁有。奧巴馬說:“求助並不是軟弱的表現,恰恰相反,它說明你有勇氣承認自己的不足、並願意去學習新的知識。所以?有不懂時,就向大人們求助吧——找個你信得過的對象,例如父母、長輩、老師、教練或輔導員——讓他們幫助你,少走彎路,朝著人生目標前進。”

進入一年級的小朋友,到底要學什麼呢?在校,除了要學好課本知識之外,更需要學習的並獲得良好的品質——勇敢,承擔,樹立目標,不怕失敗,不怕提問,不找借口等等。唯有如此,孩子便能在學習中形成優秀的人格,在學習中收獲成功和幸福。

是為孩子之幸,更是家國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