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養顏護膚,讓皮膚重新“滑”起來(4)(2 / 3)

但是,這層“死皮”是由許多層角質細胞相互交叉、重疊構成的角質層,是我們人體的第一道天然屏障。它的作用具體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麵:

(1)對電擊的預防。角質層是電的不良導體,它對低電壓電流有一定的阻抗能力。若人為地去掉角質層,便會使角質層下麵的組織成為電的導體,可直接受到電擊傷。

(2)對光損傷的防護。照射在人體上的紫外線大部分都會被表皮吸收,從而保護機體器官和組織免受光的損傷。若人為地去掉角質層,必然會使皮膚組織毫無遮蔽地暴露在陽光下麵。

(3)對化學性損傷的防護。角質層中角質細胞的胞漿、胞膜及其細胞間隙物都對化學物質有屏障作用。而且正常皮膚表麵呈弱酸性,有一定的中和酸、堿的能力。

(4)對生物損傷的防護。角質層對微生物有良好的屏障作用,一般的細菌,以及直徑約為其1/2的病毒,在正常情況下都不能進入皮膚內。其次,皮膚表麵的弱酸性不適宜寄生菌的繁殖,皮表脂質膜中的遊離脂肪酸對寄生菌的生長也有抑製作用。皮膚幹燥和脫屑也不適宜細菌的繁殖。

(5)防止體內營養物質的喪失。一般營養物質、電解質都不能透過皮膚角質層而喪失,角質層的這種半通透膜的特性有著很好的屏障作用。成人通過皮膚表麵而丟失的水分每天約為0.5千克,但若將角質層去掉,水分的丟失將增加10倍以上。

但這並不是說不可以去角質,隻要嚴格掌握以下幾條原則,去角質不但不會對皮膚造成損傷,還會使因角質細胞過度堆積造成的“皮厚麵糙”的皮膚變得光滑細嫩。

1.掌握去角質的厚度

角質層最外麵的2~3層較疏鬆,其餘各層則很致密。在美容院去角質時,隻需將最外2~3層較疏鬆即將脫落的衰老細胞去除,即可使粗糙、黯淡的皮膚恢複光滑細嫩的光彩。如果去角質超過了此厚度,皮膚就會變為粉紅細嫩狀,極易過敏,不能曬太陽,有的甚至終生都成為“紅臉”人。

2.掌握去角質的間隔時間

按照皮膚的正常生理結構,表皮的更替時間(即表皮細胞由基底層增殖分化至角質層所需的時間)為21~28天左右,表皮的厚度與表皮的更替時間成反比。因而,間隔20天左右做一次去角質是最安全的。如果間隔時間太短,就有可能去除掉尚未完全死亡的正常細胞,而使皮膚失去天然的保護屏障,尤其是幹性皮膚和30歲以上的人的皮膚。而油性皮膚則可相應縮短至15天左右做一次。

3.選用安全可靠的去角質霜

去角質霜可分為化學剝脫劑、物理磨砂劑兩大類。化學剝脫劑的原理就是輕微的腐蝕。物理磨砂劑使用礦物顆粒如麥飯石、玉石的微粒,或植物性顆粒如杏仁、燕麥的細碎顆粒做研磨劑的主體成分,此外,添加各種油類以緩和疼痛。去角質霜采用的無論是酸類(包括果酸類)還是堿類,關鍵要掌握好三要素:濃度、深度、作用時間。

目前市場上有個別產品宣稱能一周或10天內祛斑美白,其實采用的就是化學剝脫角質的方法。短時間內的強力去角質,實際上給皮膚帶來的是長久甚至永久的損傷。

4.去角質層的手法

去角質時應采用較輕柔的打圈法,使手指下的磨砂顆粒在皮膚表麵較均勻地滑動。如果用力過猛,在顯微鏡下,你會發現皮膚像被貓抓過一樣。此外,不同的部位用力的大小也不一樣,眼周皮膚嬌嫩的地方是嚴禁使用去角質霜的,而鼻翼周圍及口周圍則可適當用力。

需要注意的是,皮膚敏感、易過敏或有毛細血管擴張(即紅血絲)的人,皮膚表麵有破潰傷口的人,痤瘡性皮膚的炎性期不宜去角質。

16.不同部位和不同性質皮膚去角質的方法

1.麵部皮膚去角質

麵部肌膚的好與壞直接關係著人們的健康與美麗,而去角質對麵部肌膚的保養與修護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麵部去角質前,必須先了解自己皮膚的性質,再決定是否需要去角質。一般而言,最好的方法就是運用美容專用的電腦膚質檢驗係統配合經驗豐富的美容師的判斷來了解自己的膚質。

決定去角質後的第一個步驟是科學洗臉。去角質最好在按摩及洗臉後進行,這樣可促使粗硬角質軟化,去角質會更加有效徹底。

鼻子、額頭、下巴部位的油垢角質最多,可以使用適量的天然角質乳或角質霜輕輕揉擦這些部位的粗糙角質。去角質時要依皮膚生長方向脫,不可太過用力,也不要一下子脫得太多,以防過度刺激,引起皮膚受傷、脫皮或變得敏感。去角質後,臉部表皮的老化粗糙角質及粉刺、黑色素等會清除得較幹淨,此時要再加強滋潤,才不容易幹燥敏感,皮膚方能顯得滋潤光滑。

2.不同性質的麵部去角質

(1)中性、幹性皮膚:視皮膚狀況每兩周一次。在粗糙角質及油質多的部位使用美容去角質霜去角質,但不可用力;皮膚較薄、較敏感脆弱之處,或較幹燥及有天生雀斑、微血管破裂形成的斑點等部位,則不適合常去角質。

(2)中性、油性皮膚:使用可去除表皮老化角質、黑色素和粉刺的美容去角質霜,將去角質霜抹於角質較厚之處,待1~2分鍾後抹幹,輕輕搓去角質,可以深層清潔、軟化角質,有幫助養分再吸收的功效。去角質後皮膚會比較幹,因此要先擦上可以平衡皮膚酸堿度的潤膚霜後再敷麵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