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我國的寵物熱越來越熱,比西方有過之而無不及,貓狗豬兔鼠,鷹鴿燕鷗鶴,五花八門,無奇不有,人與寵物的關係密切至極,同室居、同桌食、同床睡,真是達到了寵之深,愛之切。我們不能否認寵物給兒童帶來了樂趣,趕走了獨生子女的寂寞,培養了兒童的愛心。但寵物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許多麻煩和意外傷害,特別是對兒童健康的威脅。
1.狂犬病
狂犬病在我國已連續兩年位居傳染病死亡人數第一,並且大有逐年增加的趨勢。狂犬病的傳播不僅是被狗咬傷會得狂犬病,有報道有個小兒大便後被狗舔了一下屁股也發生了狂犬病,瘋狗咬人會傳染病,現在好好的狗咬了人也可發生狂犬病。有的狗抓傷了孩子,孩子得了狂犬病死了,狗卻還好好的活著。某些表麵健康的狗唾液中也存在狂犬病毒。到目前為止,仍沒有好辦法能醫治人或犬的狂犬病,一旦發生狂犬病幾乎100%死亡。
2.弓形蟲
弓形蟲又叫弓形體,是一種肉眼看不見的小原蟲,比細菌大不了多少,2~3微米粗,5~6微米長,形似月牙而得其名,這種原蟲寄生在人和動物體內,並引起弓形蟲病。弓形蟲的終末宿主是貓科動物,它在貓的腸黏膜內有性繁殖,一隻病貓每天可從糞便中排出數以萬計的弓形蟲卵囊,這些卵囊被人吞食後,就孵化出孢子和弓形蟲,再穿腸壁進入血液循環和組織中,引起急性感染。如果孕婦感染弓形蟲,它可通過胎盤感染胎兒,引起流產、早產、死胎或多種畸胎。
3.貓傳播許多疾病
貓喜歡串門,東家串了西家串,很容易將鄰居的傳染病如猩紅熱帶給孩子們。當貓吃了帶病毒的死老鼠或將鼠身上的跳蚤、蟎蟲帶到各家叮咬了孩子,可引起出血熱傳播。嬰幼兒最易被貓抓傷、咬傷,抓傷可引起貓抓熱,咬傷可造成多種細菌的化膿性感染,貓和狗一樣也可能引發真菌感染、彎曲菌感染。
4.真菌感染
犬小孢子菌的致病真菌可長期寄生在寵物的體表,導致人畜共患的頭癬,表現為脫發、頭皮呈鱗狀或斑禿。這種真菌感染病很頑固,不容易根治,有的要到青春期以後才能治好。
5.空腸彎曲菌
在我國,空腸彎曲菌感染引起腹瀉的發病率僅次於大腸埃希菌感染,居第二位。彎曲菌為人與動物共生菌,其主要來源是家禽、家畜和寵物,如雞、豬、犬和貓等。在它們的糞便、膽汁、泄殖腔內大量存在該菌,特別是家禽體溫高,最適宜該菌生長,人直接接觸動物,可傳染發病,尤以1~5歲兒童發病率最高。感染的表現為食欲缺乏、發熱、頭痛、嘔吐、腹痛、腹瀉、排黏液或膿血便。嬰兒彎曲菌腸炎的表現多不典型,表現為全身症狀輕微、精神和外表若似無病,多數無發熱和腹痛,僅有間斷性輕度腹瀉,間有血便,但持續較久,少數因腹瀉而發育停滯,容易被誤診。
6.肝吸蟲
華支睾吸蟲寄生於人和犬的膽囊和膽管內,引起發炎致病,這種人犬共患寄生蟲病,廣泛流行於我國,更容易發生在16歲以下兒童。此病是由狗傳染人,表現食欲下降、消瘦、貧血,肝大,糞便中亦可查到了華支睾吸蟲的卵。犬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為終身宿主。
7.包蟲病
包蟲的蟲卵可以隨犬糞便排出體外,汙染了牧草、蔬菜、土壤和水等。犬的肛門周圍、爪、毛等處帶有蟲卵,均會感染人。
8.波浪熱
波浪熱又叫布魯菌病,是布魯菌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疾病。目前已知有六十多種家畜、家禽、野生動物成為儲備宿主,動物之間可互相傳播。病犬與人密切接觸可傳染給人,還可通過破損的皮膚、黏膜、消化道、呼吸道,在動物之間,動物與人之間相互感染。在狗身上可以查到了布魯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