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營養失衡(1 / 2)

1.營養過剩

營養過剩主要還是膳食攝能過量。由於家長對營養知識的缺乏,片麵地認為營養物資越多越好,孩子越胖身體越健康。隨著家庭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急速提高,強大的市場誘惑,家長都願意滿足孩子任何飲食需要,更喜歡讓孩子自己選擇喜歡的食品,兒童是難以抵擋高脂肪、高熱能,以及高糖等美味香甜食物的誘惑,而正是這些兒童最愛的食物,如油炸食品、快餐食品、甜點、冰淇淋、飲料等具有高熱能、高脂肪,導致兒童實際熱能和脂肪攝入量超過實際需要量。營養過剩的兒童還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不參加或者很少參加體育鍛煉,他們每天是“靜態”坐著的,如出門坐車,上課、做作業、看電視、玩遊戲機。進食量過大而活動量不足,多餘的熱能會在體內以脂肪的形式儲存即增加體重,久之則發胖。

2.營養不良

現代社會出現的兒童營養不良是難以置信的。因為每個家長寧可自己不吃,也會將最好的食物給予孩子,而且會滿足孩子對食物的一切要求。現代社會造成營養不良並不是因為物質缺乏,供給不足,而是營養不均衡。許多家長並不知道什麼食物對生長發育的兒童是最好的,也不知道孩子所需要的是否是正確的。過去我們看到的營養不良的孩子是麵黃肌瘦,皮包骨頭。而現在看到的營養不良的孩子可能是肥胖。在嬰兒時期不能合理添加輔食,就可能導致缺鐵性貧血、鋅缺乏等營養元素缺乏。偏食兒童,他們有最好的精製白米白麵食物和蛋白質食物,卻會出現維生素缺乏,這是因為這些孩子食物單一,不願意吃蔬菜、水果。

3.補養過剩

幾乎所有的父母最擔心的都是孩子營養不夠,甚至擔心孩子缺這缺那,然後趕快買些補品補藥。實際上,現在的兒童都存在著補之過甚的問題,大部分父母還不知道兒童“過補”易生一係列兒童營養過剩病症。

(1)補鈣過甚:幾乎所有的人都知道兒童骨骼發育需要鈣,缺鈣會導致佝僂病。同時,也有人認為補鈣可以強身健體,甚至可以長個。許多家長每天都懷疑自己的孩子缺鈣,每天都在找容易吸收的“好鈣”,甚至每日飲食都不忘記補鈣。他們沒想到,過量補鈣也是可以損傷身體,對身體的危害比缺鈣更危險。補鈣過多可使嬰兒囟門過早閉合,頭顱不能隨著腦的發育而充分增大,一方麵形成畸形,另一方麵可限製腦部發育;補鈣過多還可使骨骼過早鈣化閉合,使骨骼的發育受到影響,身高受到限製;骨中鈣的成分過多,骨骼變脆,容易發生骨折;吃太多的鈣還會使孩子食欲缺乏,影響腸道對其他物質的吸收;鈣攝入過量,還易使小兒免疫力下降等。過量補鈣可導致高血鈣、高鈣危象、高鈣尿症。補鈣還可增加泌尿係結石的危險性。把補鈣的希望寄托在鈣劑上麵,然而這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其實,從天然食品中攝取鈣質較為安全可靠。隻要人體基本健康,胃口正常,最佳的補鈣方式就是合理調整膳食結構,多吃一些含鈣量高的食物,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就完全可以提供人體所需的鈣,鈣劑的服用就沒有必要了,鈣劑隻宜用於嚴重缺鈣者。兒童“缺鈣”,並非是機體鈣的缺乏,而是維生素D缺乏。也正是維生素D缺乏才導致鈣吸收障礙。人體對鈣的吸收、利用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引起鈣缺乏的因素很多,不但與鈣的供給量、攝入量有關,還與人體的鈣代謝調節係統有關,即與激素水平、年齡大小、體質狀況、疾病種類等因素有關。在服用鈣製劑前,首先要知道孩子是否缺鈣;要了解這種鈣製劑中的成分,鈣劑中鈣的實際含量。隻有當食物中的鈣攝入不足,體內的鈣丟失過多或人體需要量增大,並具有鈣缺乏症狀,才需要補充鈣劑。決定鈣的吸收是機體的需要,隻有人體缺乏鈣時,補充鈣劑才能被吸收。所以,補充鈣劑的目的是補充鈣的不足,維持生理需要和鈣磷代謝,應因人而異,因病而定,並不是多多益善。嬰幼兒的缺鈣,並非是缺乏鈣,而是缺乏維生素D,首先是加強戶外體育活動,接受日光照射,最重要的是增添高鈣飲食,其次是補充鈣劑。嬰幼兒在補鈣同時應該加用維生素D,維生素D可以促進鈣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