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兒童多動症(1 / 3)

兒童多動症又稱腦功能輕微失調(MBD)、注意缺陷障礙等,是以注意缺陷、活動過度和衝動行為等為主要特征,屬於破壞性行為障礙。患兒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學習困難,但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有時出現動作不協調、性格或其他行為異常的綜合征,其症狀一般在7歲以前就表現出來,典型年齡為3歲,8~10歲為發病的高峰期。兒童多動症的發病率統計差異很大,為1.3%~13.4%,平均發病率為3%。男女比為4.9:1,男童發病率明顯高於女童。其原因之一可能與男童更易有衝動和攻擊行為,並且容易伴隨品行方麵的問題,而更為人們所注意有關。

1.兒童多動症病因

(1)遺傳因素,單卵雙胎發病率100%,有的家庭發病率多,可能為多基因遺傳。多動症兒童同胞中被診斷為多動症,其三代中有精神病的、母親有癔症者及父母脾氣急躁者,均明顯多於正常兒童。

(2)腦部病變損傷也是重要因素,如出生時窒息致腦缺氧、腦部感染、外傷、中毒,以及營養代謝障礙等。50%有腦電圖輕微異常。

(3)心理異常兒童常常用行為來講話,表現出行為異常。

(4)家庭環境(即父母的教育程度、職業等)不良。多動症兒童的父母受教育程度較低,社會經濟層次較低,說明父母受教育少、不會教育孩子、不講文明或簡單粗暴,可以促成多動症的發生。

(5)教育方式有問題。多動症兒童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方法上弊病甚多,如管教不一致、經常打罵孩子、不能以身作則、對孩子比較嬌慣、家庭不夠和睦等。

2.兒童多動症的主要症狀

(1)注意力集中困難:近年來對多動症兒童的研究發現,注意力集中困難是最突出的表現。這類兒童比一般的同齡兒童更缺乏專注及貫徹到底的能力,他們很容易受環境的影響而分心。輕者,對感興趣的事情還可以記住、注意聽講或觀看;重者,對任何事情都不能引起其注意,一件事沒做完又去做另一件事,所以他們經常表現為做事有頭無尾,丟三落四。

(2)活動過度:這類兒童似乎有一種用不完的精力,會不斷地活動,有的兒童從嬰兒時期就有過度活動的特點,愛哭鬧,難以入睡,喂食難,長以跑帶走,平時老是翻箱倒櫃,不是拆玩具就是打翻碗盆。上學後,在需要安靜的場合,表現顯著的過度活動,小動作多,在課堂裏總是坐不住,屁股總在座位上扭來扭去,嚴重的甚至擅自離開座位,在教室裏走來走去,喜歡跟人講話,開玩笑,扮小醜,惹是生非。

(3)任性衝動,情緒不穩:多動症的兒童經常是行為先於思維,行動之前從不考慮後果。比如,他會在課堂突然喊叫,甚至離座奔跑,搶同學東西或襲擊別人,想到什麼就做什麼。有的兒童則表現出比一般兒童膽大,不怕危險,興奮時難以自製,令人感到莫名其妙;不高興時甚至會出現攻擊性行為,有的兒童不如意就大發雷霆,甚至踢人、咬人。

(4)學習困難,認知障礙:多數多動症兒童的智力是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但由於注意力不集中,肯定會對他們的學習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他們的學習成績較差,常常不及格,或成績波動很大。少數患兒伴有認知功能缺陷,主要表現為視聽或視動功能障礙,以致動作不協調,產生閱讀、計算、書寫、繪畫,以及分析圖形困難問題。

(5)行為不良:幾乎80%患兒有各種各樣不良的行為表現,如好打架、好頂嘴、不服從命令、倔強、橫行霸道、恃強淩弱、好發脾氣,紀律性差等。這些不良行為的出現很多時候不是出於品行不良,而是他們實在不能控製自己,但如果不注意教育,可能會發展為品行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