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走進男孩的內心世界(3)(1 / 3)

男孩經常會問家長這樣一個問題:“爸爸,你每個月的薪水是多少呀?”也許他隻是隨便問問,但是,家長卻要警惕孩子因此去與別的孩子進行攀比。這時,做家長的應該怎樣回答呢?也許很多家長會如實回答,也許有些家長會告訴孩子:“這不關你的事,別問”,“問別人的薪水是不禮貌的行為”……但是,最聰明的答案應該是什麼呢?讓我們來看看這位家長的回答:“兒子,在回答你這個問題之前,我先告訴你,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比我們窮,也有很多人比我們富有。雖然我們家的生活水平比一般的家庭要好一些,但是爸爸媽媽,還有你都要繼續努力工作、努力學習,那樣我們就會邁向更富有的生活。”

這位家長很巧妙地給孩子打了一支“誘惑”的“預防針”,這樣回答就告訴了孩子:比我們富有的人很多,隻有通過努力學習、努力工作才能追上他們。這樣,即使孩子問這個問題的目的是去和別人攀比,聽了家長這樣的回答,他也不會再去比了。

另外,這位家長的回答巧妙之處還在於,他告訴孩子,雖然我們的家庭不是非常富有,但比一般的家庭要好,這樣會使孩子因生活在這樣的家庭裏而感到自豪。同時,他告訴孩子,我們的家庭並不是最富有的家庭,這也增強了孩子的家庭責任感。

疏導,讓孩子的心理沒壓力

研究表明,現在的孩子普遍存在厭學、考試焦慮、作弊以及青春期煩惱等問題,有不少孩子出現性格狹隘、孤僻、懶惰和任性等問題。

有這樣一個男孩子,上小學時一直學習很努力,成績也不錯。媽媽一天到晚說:“好好學習,一定要考上好的中學,考不上好的中學就沒有出路。”在媽媽的督促和自己的努力下,他如願以償,考上了理想的中學。媽媽又說:“你在班裏的成績要進入前十名,否則就沒有發展前途。”這個男孩子經過不懈的努力進入了前10名。媽媽又說:“你得爭第一,這就是出路。”很自然,接下來媽媽會要求考大學,考名牌大學,否則就一事無成。這個男孩子就在媽媽無休止的要求中艱難地成長。

他在日記中寫道:“媽媽無止境的加碼,壓得我實在喘不過氣來……每當我實現了媽媽的願望,媽媽就高興極了,此刻我就成了天上的星星;當我失敗沒達到媽媽的要求,我就成了地上的狗熊,無休止的奚落就會劈頭蓋臉地撲來……多少年來,在我的心中隻有第一,必須第一,無數個第一整天在追趕著我,我真是太累了……”試想這樣的孩子一旦失利會怎樣呢?

在這個緊張不安、充滿競爭、快速發展的社會裏,每一個人,包括孩子,都會遇到壓力。現在,孩子們的課業負擔重,學習時間長,父母管得過死,還有考試不及格,競賽不入圍,升學上不了重點學校,和同學、老師關係不好等,這些都會給孩子帶來心理壓力,影響孩子個性的發展。特別是那些性格內向的孩子,學習成績差的孩子,單親家庭的孩子,智商低或生理有缺陷的孩子,調皮的孩子或失足、有過錯的孩子,他們麵臨的問題更多,再加上一些家長不能正確對待他們,使這些孩子在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時,就會有話不敢說,忍氣吞聲,心理的鬱積得不到疏散。久而久之,他們就會表現出注意力不集中、行為遲鈍、精神不振、人際關係緊張等情況。

許多父母和老師說,現在的孩子太嬌氣,心理承受能力太差啦。的確,一個人隻要參與社會生活,就會遇到各種壓力、困難和挫折。對此,有的人堅強、樂觀,勇敢地去戰勝它;有的人就顯得懦弱、悲觀,處處逃避它。做多大的事需要多大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孩子逐步形成遇忙不亂、遇驚不顫、寵辱不驚的心理品質,保持心理健康。家長要從關心孩子出發,有愛心、有耐心地與孩子多談心,做孩子的知心朋友。隻有這樣,才能使孩子的鬱悶得到疏散,使孩子每天都有個好心情。具體可采取以下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