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圓輪如輪歲月流,個中名利等浮漚。
謾勞計較分吳越,且任稱呼作馬牛。
世事看來從理順,人謀怎似聽天體。
要知駐世長生訣,一卷《西遊》續案頭。
《西遊》續記作何因?為指人身一點真。
順去人生天地理,逆來合去佛仙身。
機心滅處諸魔伏,靈覺開時道力深。
試看悟空孫行者,降妖變化又更新。
入記:
話說西方有佛,號曰如來。曆盡苦行以修成,具大慈悲而方便,凡有血氣之屬,俱在普照之中。正是釋迦牟尼尊者,南無阿彌陀佛。自開辟以至成周,由秦漢明到唐代,說不盡的感應,誇不了的靈通。一日,在靈山雷音寶刹大雄寶殿,登九品蓮台寶座,說無上甚深妙法。圍繞著諸位佛菩薩,阿羅等眾,得聞諦聽,各生歡喜,如來說法畢,但見天花繽紛,異香繚繞,充滿無極無量世界,如來以智慧力放大毫光,普照三幹大幹閻浮眾生。自從元始以來,至於今口。造仲種愆尤,受種種果報。正是佛麵輝如滿月,佛心無處不慈,乃以哀憫之心,向眾佛菩薩說:“吾鑒觀萬天,周通三界。哀見眾主迷失本來,雖有善信,行無孽冤。吾不忍為惡的沉淪苦海,墮落惡趣,故著有三藏真經,一藏談天,一藏說地,一藏度幽。此真經三藏,不但利益人天,亦且超身鬼道。乃是修真之徑路,成道之玄詮,登善士天堂,脫亡魂於地獄。向見四大部洲,惟南贍部洲人民繁眾,善惡混淆。雖有聖賢治世,政教宣明,無奈昏愚不良,縱欲無忌。故此真經,可以消災釋罪,降福延生。吾欲送到東土,恐人懷不信,毀謗真文,前已托觀自在菩薩變化取經僧眾到來。看此僧往昔劫中,名喚金蟬長老。隻因他輕慢大教,故貶真靈,托生人道。今幸他不昧昔因,仍歸正覺,轉投南國,披剃出家,名喚玄奘。這僧既生來有此,功行無差,不憚萬水千山,曆盡三途八難。門下跟隨幾個徒弟,也都上應天星,下全道力。此經有緣,當與取去。到得東土,永為勸善之珍,可作修真之寶。但慮此僧來,遭八十一難之艱辛,受百千萬之魔孽,雖有孫悟空之靈通,豬八戒之力量,若非菩薩護持,神聖保助,終難除妖滅怪,使唐僧到此。又隻一件,吾慮此經之取而去,複有不淨處根因:魔孽阻撓道路,他師徒力量輕微,誌願如何得遂?”
時有尋薩聖眾,齊聲答道:“我等已知此僧來時凡體,磨練成真,仗一篤之心信,自得保全而去。倘因不淨根因,還望如來始終成就。但不知不淨根因,作何究竟,成何冤孽?”如來道:“諸孽根心,心淨,則種種魔滅,心生,則種種魔生。但看此僧眾,來何意,發何心耳。”如來說畢,乃命阿難、迦葉把寶經閣三藏真經查檢備下,專候取經僧到來。阿難領下如來旨意,往寶經閣去,不提。
且說靈山佛會,有一等在家修行道者,釋門稱為優婆塞;披剃了出家稱為比丘僧。這天竺國境內,有一優婆塞道者,法號靈虛子。這道者三劫生來,原是一個久修禪和子,隻因誤入了獵戶門中,沾惹了些腥穢不潔;再投,投入一個道真院,習學了旁門岔道;三劫轉在這靈山腳下,為善男子。他這點正念未了,仍歸釋門。焚香課誦,齋僧布施,每每也有披剃為僧之心。隻是夙因未淨,猶然好務變幻外術。一日,偶坐於村坊熱鬧市上,見一賣術法之人,能開頃刻蓮,善舞飛來鳥,變巨人三頭六臂,化美女百媚幹嬌。但憑市人觀看,出的金錢要變何物,任意取樂。這靈虛子見了,不勝喜悅,乃出金錢問術者道:“汝能變蒼龍麼?”術者受了金錢,把身一縱在半空,隻見頃刻五雲騰湧,一條蒼龍在雲端裏。但見:
彩色雲飛漢,蒼龍現碧空。
口噴甘露雨,五爪駕霓虹。
術人變了蒼龍,在空中盤旋一會,仍複舊下來。眾市人觀看,個個稱奇喝采。靈虛子忙又出金錢向術人問道:“汝能變猛虎麼?”術者受了金錢,把身一抖,頃刻變了一隻猛虎在市上咆哮。眾市人見了驚駭起來。靈虛子道:“眾莫驚駭。料隻化的,決不傷人。”但見這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