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跟蹤審計與造價控製(1 / 2)

淺談跟蹤審計與造價控製

管理錦囊

作者:姚豔秋

【摘要】建設項目跟蹤審計是現代審計的一種新模式,是傳統工程項目審計由事後向事前、事中審計的一種延伸、發展和創新,不僅增加了工程造價控製的主動性、時效性,還具有谘詢性與服務性功能。本文結合工程公司實踐闡述如何利用建設項目跟蹤審計方法有效控製工程造價。

【關鍵詞】跟蹤審計;造價控製

建設項目跟蹤審計是運用現代審計方法對建設項目的決策、設計、施工和竣工結算等全過程的技術經濟活動和固定資產形成過程中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有效性進行審計監督和評價,以便有效控製和如實反映工程造價,提高投資效益。

一、跟蹤審計的特點與作用

1、跟蹤審計的特點

與傳統工程結算審計相比,跟蹤審計具有如下特點:

首先,跟蹤審計實現了對工程造價的主動控製。從材料采購招標、材料設備合同簽訂、工程合同管理、索賠與反索賠、預決算審核、工程進度款支付審核等方麵進行建設項目跟蹤審計服務,可以合理確定並有效控製工程造價,使工程建設投資在實施的階段管理中得到控製,提高了投資控製的主動性。

其次,從時間看,跟蹤審計將傳統的事後算賬變為事前、事中審計,提高了投資控製的時效性。工程結算審計在工程結束後進行,其依據是施工和監理單位提供的結算資料,對於工程建設中大量的隱蔽工程以及眾多的設計和施工變更無法準確把握,造成工程造價的潛在水分。在跟蹤審計中對隱蔽工程、非實體費用等均可提前計量、記錄和取證,這樣,就避免了事後發生爭議,並可以大大減少審計後期工作量。

其三,跟蹤審計具有谘詢性和服務性功能。實施建設項目跟蹤審計後,專業審計人員可以根據項目主管部門的需要,及時提供谘詢服務,從而可以對盲目擴資、超計劃投資、超預算施工等現象進行有效控製和管理。

2、跟蹤審計的作用

工程造價控製貫穿於工程建設全過程,既體現在對建設前期可行性研究和投資決策的控製質量和水平,又對到設計施工及竣工交付前建設費用的確定、控製、監督和管理全過程起到積極作用。目前的投資管理工作在工程建設實施過程的各個主要環節中,往往是建設、監理、審計、施工脫節,尤其是事前預防、事中控製和實施過程的監管顯得被動和滯後,許多可以避免的損失,隻能通過秋後算帳來“亡羊補牢”。

近年來,建設項目跟蹤審計作為造價控製的一種新理論、新方法還可應用到建設項目造價控製中,這種方法的最大特點是使整個工程實施處於受控狀態,能有效克服事後監督的局限性,在促進相關管理單位提高投資管理水平和效能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跟蹤審計在各階段的造價控製

1、投資估算階段

工程建設前期對投資方向、規模等進行決策性審計,重點是保證建設項目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政策、法規和製度,防止決策失誤,使建設工程造價全麵、準確地反映建設項目所需的投資額,為建設單位的正確投資提供可靠的技術經濟指標。這一階段的審計要素是把握前瞻性,重點審查建設項目的整體造價是否齊全合理、設計標準和當時當地的造價水平是否選擇得當,工程造價是否符合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或設計任務書)等的要求,其中預備費有無偏高、偏低等情況。

2、設計概算階段

設計階段是控製工程造價的最重要和最關鍵環節。它既要滿足項目建設的先進性、經濟性等,又要保證初步設計及施工圖設計的完整性和綜合性,保證工程建設的競爭力。因此,加強此階段監督管理工作對控製工程造價有著重要意義。這一階段的審計工作要著眼於下述方麵:

(1)審查編製依據的合法性、時效性、適用範圍;

(2)采用的各種編製依據必須是經過國家和授權機關批準的,未經批準的不能采用;

(3)審查概算編製內容的深度、建設標準、規模及費用的完整性和造價的合理性等。

3、招投標階段

招投標是工程建設的一項綜合性很強的工作。招標文件不僅決定工程建設設計、設備和施工的水平和質量,同時也構成合同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注重招投標階段的審計有利於招投標過程的公開、透明及日後建設的順利實施。主要要審查招標人提供的工程量是否準確、真實,相對完整,施工企業提供的工程量清單報價有無缺項、漏項;一個單項工程內的土建、水、暖、電等各項單位工程是否齊全;費用是否齊全;報價文件是否依據《建築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範》編製、調整、換算的內容是否到位和符合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