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電廠金屬技術監督管理策略研究
管理錦囊
作者:鍾愛民
【摘要】金屬技術監督在電廠中涵蓋了多個層麵,是保證電廠建設和安全生產的重要措施,同時也是電力建設和生產技術監督的重要組成部分。相關設備和金屬部件的質量情況通過診斷和檢測來充分掌握,而金屬技術監督管理的主要目的則是上述內容。本文主要分析基於電廠金屬技術監督管理來主要分析,並給予相應的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金屬技術監督;電廠;問題;策略
金屬技術監督工作隨著電力企業的轉型也在不斷改變,管理型模式已經取代了傳統的生產型,並達到相應科學化和規範化標準,使其達到現代化管理水平。這對今後電廠發展都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而提高金屬技術監督的專業水平,有必須推廣成熟新技術,以此來適應快節奏的電力發展行業。
1、電廠金屬技術監督管理目前所存在的問題
1.1金屬技術監督控製體係和激勵機製有待提高和完善
對於電廠金屬技術來說,其自身的監督管理都處於起步階段,沒有完善的具體製度,監理、業主及施工方三者在工程管理運作機製方麵沒有充分有機的結合,一部分電廠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水平較為薄弱,金屬技術監督專業與其他專業間的協調度不夠,而金屬技術監督工作自身也存在各自為政的現象,尤其在項目信息和資料共享方麵都不能及時傳遞,使工作效率受到影響。每個企業的重要目標之一是在市場經濟體製條件下追求效益,雖然有的單位存在嚴格的考核製度,但幾乎都是“罰”落實的比較到位,激勵措施幾乎沒有,導致參建單位對高質量態度過於消極,金屬技術監督方麵工作難以安排到位。
1.2焊口質量,廠家材質出現問題幾率較大
目前,廠家自身質保控製體係的金屬技術監督因技改工程的原因,其管理作用沒有充分發揮出來,而廠家在執行電力行業的金屬監督監督流程中因合同中沒有過重強調約束條款而忽視了其中的作用,使基建金屬技術在管理的過程中較為被動。與此同時,還極度缺乏相應的實施質量檢測主體,項目部機構還存在較大的缺陷,監督檢查程序也不足以完善。導致部分產品因技術監督管理力度不夠,而帶著缺陷走出廠門,進入基建現場。
1.3金屬技術監督各個環節質量監控缺乏平衡
通過分析某台機組件建設過程中焊接質量問題出現頻率和位置的統計和分析表明,“顧此失彼”“抓大放小”的不平衡狀態就暴漏在了金屬技術監督質量監控中。透徹了解電力行業規程是電廠建設安全公司運行的前提,因此必須由專人負責金屬金屬監督管理,嚴格執行其相關規程規範。然而,在焊接質量監控、非火電安全單位的金屬技術監督方麵一些廠家對其中的利害關係嚴重缺乏認識,沒有形成足夠的執行力。這些單位各種質量問題會因管理漏洞而出現的頻率越來越大。雖然沒有形成較為嚴重的後果,但質量隱患隨著質量管理的空缺而不斷形成,提高事故的發生率。上述情況與當前工程建設管理要求背道而馳的。
1.4基建金屬技術監督檔案規整難度大
基建金屬技術監督需要全麵的信息體係,通過運用現存信息再結合監督管理體係,檢驗實際存在的監督管管理流程和管理方法,並對監督管理的各個環節起到促進和改進的作用。電力係統效率也可充分得到提高,相應的安全隱患也可減少。然後又是廠家在提供資料時,給予不重視的態度,或不及時以及資料不全等現象。如鍋爐方麵,一般情況下鍋爐廠要及時提供相應的技術材料,如鋼材的質量保證書、合格書等。而鍋爐廠要非要等到項目部多次協商後才答應等安裝完成後一次性提供所需技術材料,嚴重影響現場管理工作和基建金屬監督技術檔案規整。其次,金屬檔案管理資料十分繁瑣,因為來自不同的地方,試驗單位、安裝單位、廠家資料都涵蓋其中,源頭較為複雜。在金屬檔案工作的過程中,一定的差異性就明顯的凸顯於工作製度或執行技術標準等方麵。所以,雙方應在項目建設的前期階段就多加強溝通,較早的達成合作意向,從而完全實施見金屬監督檔案的規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