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工程監理小型企業可持續發展策略研究(2 / 3)

4)個別業主不能擺正自身的位置,對監理合同所規定的責任不積極履行,不按合同按時支付監理費,不能為監理人員提供辦公場所和工作設施,對由於工程延期而增加的監理費置之不理,影響了監理工程師工作的積極性和責任心。

2.5人才困境

1)雖然監理製度推行了20多年,但是目前監理隊伍依然存在人員結構和知識結構不合理的現象,監理隊伍中呈現“兩頭沉,中間輕”的狀況,以退休人員和剛出校門缺乏監理知識和實踐經驗的年青技術人員為主。退休人員經驗豐富,但是年齡偏大,知識結構老化.而年青技術人員雖然具有工作的熱情,但是缺乏工作的技巧和經驗。

2)由於監理費太低,監理公司不願意在人才的引進、培養、留用等方麵投入資金和感情,很難保證高素質監理人員的到位率,實際到位的人員多為無證上崗,或者缺少從業經驗的人員,致使監理職能不到位,服務質量降低.

3、小型監理企業可持續發展策略

3.1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要加強宏觀管理

1)對業主代表進行上崗培訓

監理人員從事監理工作,要具備監理工程師崗位證書,而派駐工地的業主代表進行項目管理則不需要任何證書。他們有可能不懂得監理的程序和工作方法,甚至不懂專業技術知識,但能利用手中的權力,主觀行事。政府部門應該加強執法檢查和監督管理力度,有必要通過批評教育,行政處罰等手段約束業主的不規範行為。

2)製定合理的監理取費標準,製止不正當競爭

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製定出與實際情況相符的監理取費標準,通過改變監理取費偏低的狀況,使監理企業增加在工程項目上人力和設備的資金投入,從而提高監理的工作質量和監理工作效果。同時要製止不正當競爭,特別要規範監理取費標準。

3)規範監理市場

針對當前監理企業眾多的情況,政府有關部門應嚴把資格、資質審查關,建立有效的退出機製,確保將不符合要求的監理企業和監理人員清除出建築市場。將監理企業的數量控製在一個合理的範圍,改變當前“僧多粥少”的局麵,以達到適當提高監理費用,加快監理企業資本的積累。針對監理招投標工作的不規範行為,政府有關部門要加強對招標代理機構管理,規範監理工程招投標工作,完善並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加大對監理企業的違規處罰力度,並建立誠信檔案,加強對監理企業和監理人員的誠信管理。

3.2建立正確有效的企業發展戰略,製定切實可行的企業管理機製

針對當前監理市場的特點,監理企業在對自身的戰略能力做一個全麵的評估和明確的定位以後,需要與時俱進,建立行之有效的企業發展戰略。

1)提高企業領導層整體管理水平,形成步驟一致的領導核心

小企業的成敗往往取決於其主要領導者的領導方法。可以說,一個由“老板”一人說了算,沒有形成配合緊密的領導集體的企業是不能發展壯大,也是不能長久的。企業核心領導層的形成,企業領導者個人素質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是企業健康發展的關鍵,要想在企業中實現這一點,需要提倡三種精神:一是為企業創造利潤,為社會創造價值作為職業,把搞好企業作為歸宿的敬業精神;二是以大局為重,善於團結人、理解人、尊重人,在利益分配上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在企業中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團隊精神;三是加強學習,了解新情況,掌握新動向的學習精神。

2)製定務實的競爭策略,進行合理的市場定位

小型企業的人力、物力、財力有限,在市場競爭中應當揚長避短。必須想清楚自己能幹什麼,不能幹什麼,不追求監理項目的數量,不主張點多線廣,四麵開花,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遊擊戰術。應該整合監理技術力量,做好某個縣(市)的監理項目,以優質的監理服務得到業主的認可,謀求該片的更多項目。通過與業主的頻繁溝通,必將有利於更融洽地合作和交流,有利於監理人員更加深入和理性地了解該地區的地形、地質條件和其它環境因素,提高對以後繼續監理的項目可能會出現的係列問題的預見性,監理質量必將提高。另外,此舉措還可以比較充分地利用監理人力資源,更有效地兼顧本片區已進入缺陷責任期的一些項目,避免由於監理工地分散,導致應接不暇,管理不到位,解決技術問題不及時等弊端;更便於公司領導有效視察工地,節省開支。如此良性循環,便占領了這個片區的監理市場,體現出了小公司齊抓共管,全力以赴的監理優勢。

3)強化對監理執業人員的管理

首先建立、健全連帶責任製,將總監理工程師負責製落實到位,認真解決監理工作不到位、監理責任不落實的問題。其次是要建立各級崗位責任製以及相應的考核與獎罰製度,以杜絕監理工作中的敷衍行事和弄虛作假。要求監理人員運用其積累的工程項目管理經驗來保證工程建設的規範化和科學化,在工程建設過程中運用其技術能力及時發現問題,運用其協調能力及時溝通、解決潛在的工程風險,在公正的立場上嚴格糾正各方的失職行為,不能存在業務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