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省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存在的問題與對策(2 / 2)

(二)資助額度較低,企業申報熱情不足

單個項目平均支持強度多年沒有增加,對眾多企業旺盛的資金需求而言,無異於杯水車薪,這些資金在一些高科技企業裏可能都不夠買一台較先進的機械設備。位於哈爾濱、大慶等經濟發展較好的地市,易於獲取申報信息,對申報創新基金的熱情較高。欠發達地市和邊遠區縣,對創新基金的認知不足,製約了地區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

(三)支持方式單一,資金規模偏少

我省創新資金多年來一直采取無償資助方式支持企業,近年來又改為貸款貼息方式支持,支持方式單一,不利於企業尤其是初創期小微企業發展。我省創新資金多年保持2000萬元沒變,預算明顯不足,簡單的貼息補助方式不適應初創期小企業創新發展需要。

(四)引導作用不明顯,企業融資依然困難

我省創新資金由無償資助向貸款貼息轉變,貼息門檻過高,且創新基金引入的金融機構還是以商業銀行為主,對於風險較大的初創性項目一般很難獲得商業銀行的放貸,投資擔保機構也很少介入,企業仍麵臨著資金短缺的沉重壓力。

四、我省創新基金的對策建議

(一)加強欠發達地區的創新基金宣傳輔導

通過新聞媒體等不斷擴大創新基金在全社會的影響力和知名度。以欠發達地區為工作重點,舉辦創新基金培訓班或深入走訪企業,宣講企業技術創新優惠政策,並對企業進行項目申報、項目管理等方麵的培訓。積極發揮中介作為政府與企業間的溝通橋梁作用,使更多的企業關注創新基金,提高申報項目的積極性。

(二)加大創新基金財政投入和擴大資助覆蓋麵

構建省、市、區、中介、專家多層次的創新基金服務工作體係,根據當地財政狀況因地製宜設立數額適當的地方創新基金,發揮自身優勢,調動支持技術創新的積極性。通過廣開基金源頭和加大資金注入,進一步擴大創新基金資助覆蓋麵,提升單個項目資助力度,以支持科技進步、技術創新及技術產業化。

(三)優化創新基金運作模式,加強檢查和跟蹤

委托專業服務機構或地方科技主管部門考察企業申報材料內容是否屬實,如果有誇大作弊之嫌不予立項,一定時期內也不再受理該企業的項目申報。對種子期企業以無償資助為主,對於初創期企業無償資助、貸款貼息、股權投資多方式並用,對於成長期企業重點以貸款貼息、股權投資方式支持,探索采取先立項後補助支持方式。對立項項目加強中期檢查,及時發現問題並加以改進,提高項目驗收合格率。對驗收合格的項目鼓勵科技服務機構加強跟蹤服務。

(四)發揮基金引導作用,促進多元融資和服務

以創新基金為抓手,製定積極的社會資本引入政策,加強財政支持及稅收優惠,進一步健全風險投資機製,有效吸引商業銀行、風險投資、天使投資、信用擔保等社會資本投入,形成高效率的多元科技投融資體係。大力扶持生產力促進中心、創業中心等科技服務機構,加強中介結構能力建設,拓展服務範圍,確保服務質量。

作者簡介

孫愛兵,管理學碩士,助理研究員,從事科技情報研究、科技企業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