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天然氣供應的安全評價研究
能源環境
作者:吳仕業
【摘要】在我國的能源結構中,天然氣是重要的組成部分。特別是隨著國家現代化建設步伐的加快,能源需求也逐漸增大。需求量的加大使得天然氣安全供應具有很重要的意義。本文通過對我國天然氣供應安全的現狀進行分析,從中找出問題,並提出相應的政策。
【關鍵詞】天然氣;能源應用;安全;評價
近年來,我國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積極調整國內能源消耗結構,實施環境保護政策。作為優質高效的清潔能源,天然氣的消費市場在持續增長。天然氣供應安全是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保障天然氣供應安全就顯得尤為重要。天然氣供應安全不僅僅直接關係到我國的經濟安全,而且對我國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1、天然氣安全供應的科學內涵
無論是在經濟、軍事上,安全問題一直是我國非常關注的問題,而對於天然氣供應的安全問題,主要以預防為主,其中以預防供氣中斷或無氣供應為主。事實上,風險管理就是天然氣供應安全的實質,通俗來說就是將供氣中斷的結果和風險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目前已知的天然氣供應風險主要有3種,分別是因事故或自然災害等造成的供氣設備停止運行的技術風險,再有就是不能組織起長期供應或不能確保天然氣供給的風險。除此之外,政治風險也是影響天然氣供應和短期供應的一個重要因素。
2、做好天然氣安全供應的基本原則
由於影響天然氣供應安全的風險是不可控的,所以絕對的天然氣供應安全是不可能的,我們隻能盡最大努力去降低風險,當然代價也是相當昂貴的。國際能源機構(IEA)關於保障能源安全的“共同目標”與一些實踐,總結出了一些保障天然氣供應安全的基本原則,分別是天然氣供應多元化、提高天然氣供應的靈活性、采取應急措施、開放市場、加強市場參與各方的合作以及發揮政府的監督和政策引導作用。多元化是保障天然氣供應安全的基礎條件,但是國際上沒有一個多元化的統一定式。多元化的關鍵內涵是指不同來源的天然氣供應是否有可能被一個或相關事件所中斷,為此供應源越多,被中斷的可能性就越小。
靈活性則是替代能力的體現,比如一個天然氣供應源被另一個天然氣供應源所替代,在某種情況下,替代供應源很有可能是技術上的不同氣源,比如日本用石腦油製造的燃料氣體替代LNG;天然氣被另外一種燃料直接或間接的替代;改變生產過程或流程。應對天然氣供應安全有幾項主要措施,其一,建設儲備氣庫;其二,大幅增加產量;其三,共享天然氣供應;除此之外,還需要建立應急預案。政府製定科學合理的市場管理規章製度,從而保障市場正常運行,不僅保護了弱勢群體,而且還能夠為鄰國間的管道互聯和交易提供便利。
3、我國當前天然氣供應中的問題分析
3.1資源總量及探儲
我國的天然氣不僅儲量少,而且資源分布不均勻,經濟不發達的中西部地區蘊藏有大量的天然氣,並且儲量占到總儲量的75%。而經濟相對發達且人口密度較高的東部地區天然氣的蘊藏量則較少,儲量僅占總儲量的20%。並且大多數的開采區地質條件複雜、自然環境惡劣,不僅增加了開采的難度,而且增加了開采成本,對外運輸的不便導致天然氣供應安全不能受到保障。
根據中國能源網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天然氣估計探明儲量為3.1×1012m3,占世界的3.2%。顯然我國天然氣資源相對貧乏,由於我國天然氣資源分布極不平衡,且天然氣資源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區,然而中西部已探明蘊藏天然氣的地區的自然環境惡劣、規模相對較小、豐度低、地質條件複雜,增加了開采難度。
3.2基礎設施部分
近年來,我國天然氣行業發展迅速,盡管目前我國天然氣管網建設已有較大發展,但是由於我國天然氣管網建設起步晚,與一些天然氣管道輸送較發達的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據中國建設報報道,截至2009年底,全國天然氣管道總長度約3.5萬Km,並且有著陝京線、忠武線四川環網、西氣東輸線等幾條大型的天然氣管道,但是未能形成全國性的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