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速公路大型岩石邊坡防護處理探討(2 / 2)

第一,植物的選用以及配製。在本工程中,選用的植物主要為草本植物,選擇了抗逆性強且抗寒性較好的品種,在進行混播時,還添加了相關的草花種子與灌木種子,從而增強其景觀效果。

第二,對坡麵的人工清理。在這一步驟中,首先將坡麵的浮石清除掉,及時將坡麵可能所存的落石隱患消除掉,其次對坡麵進行適度的平整,確保岩石坡麵與植物生長基材可緊密地結合。

第三,錨杆與掛網。在施工過程中,事先在坡麵處鋪鍍相應的鋅鐵絲網或者高強塑料加強網,接著利用電鑽或者風鑽以梅花形來進行錨釘以及錨杆的布置,要注意的是網和岩石間的距離應該是種植基材厚度一半,實施掛網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使種植基材可在岩石的表麵成為一個持久整體板塊。

第四,種植基材的噴播。按照比例將種植基材進行混合以後呈幹粉狀態,接著借助於專用客土噴播機把這些種植基材均勻地噴射至岩石表麵。在噴射過程中,其噴口位置應該用另外的設備同步進行加水,從而確保落於岩石上的這些種植基材為潮濕。在噴播過程中要注意噴射厚度的檢查,確保其施工質量達到要求。當完成了麵層的噴射後,應及時用無紡布來進行覆蓋,以此達到保溫的目的,為植物的生長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第五,前期的維護。植物種子在萌發時期和幼苗生長初期,由於植物自身調節能力比較弱,因此,為了使種子萌發率以及初期幼苗成活率得到保障,在前期必須要適時進行澆水,同時還要采用其他的維護方式來進行養護。

3.2應用實施效果

在施工大約6—10d左右,先鋒草種已經開始發芽,大約在2個月以後,綠色植被已經覆蓋了所有坡麵,在這些草種中,還間生了部分的小灌木,其中植被的覆蓋率已超過了85%,達到了岩石邊坡初期植被的恢複以及防護目的。在施工大約半年以後,因有少量植物被自然所淘汰,在坡麵上存在著一些枯草,同時周圍的植物也開始慢慢地入侵,基於這種情況,在3月下旬至4月下旬補栽了常綠灌木。從2011年9月正式開始施工,至2013年6月全部完成,該坡麵已開始和自然狀態相接近,並逐漸形成了一種由喬、草以及灌等組合而成的多樣性植物群落,節省投資286萬元,即經濟又生態,取得了非常好的社會評價。

從該坡麵近年來的發展情況來看,該坡麵的水土流失問題不盡得到了有效地解決,避免了雨水的衝刷,確保了邊坡的穩定,同時使路麵的溫度也得到了相應的調節,使土壤性質得到了有效地改善,確保了高速公路行車的安全性。

3.3施工經驗總結

結合本工程實施過程,從防護實施效果來看,筆者認為植物噴播特別適用於風化岩、土壤比較少軟岩,這種邊坡生態防護技術可以能夠在這些綠化比較困難的坡麵,通過添加營養圖,創造植物生長條件,進而實現綠化的目標。因此,對於高速公路大型岩石邊坡來說,采取噴播技術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客土噴播與一般的噴播最明顯的區別在於,它可以在土壤比較貧瘠薄、高硬度的坡麵上進行綠化施工。而且對於較高傾斜岩石坡麵,可與掛網相結合,既增加邊坡穩定性又可以達到綠化的目的,與其它防護方法如漿砌護坡比較,具有安全性和經濟性,效果是其它方法無法比擬的。

4.結語

文章通過結合某公路邊坡防護工程實例,分析當前公路邊坡防護的弊端,提出生態防護的可行性。總結出邊坡生態防護中的客土噴播技術具體實施性。從工程實施效果來看,其有效地節省投資286萬元,即經濟又生態,取得了非常好的社會評價,可值得同類工程參考借鑒。

參考文獻

[1]任少強,丁大有.掛網客土噴播技術在高速公路邊坡防護中的應用[J].山西交通科技,2013,(04):26-29.

[2]楊獨,盧文良.掛網客土噴播技術在西漢高速公路上的應用[J].路基工程,2009,(08):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