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民用建築施工中預應力混凝土施工技術(1 / 2)

淺談民用建築施工中預應力混凝土施工技術

工程技術

作者:李向陽

【摘要】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人們對生活居住的建築水平要求越來越高。預應力施工技術是近幾年建築結構施工技術的發展趨勢,其符合現代建築的諸多要求,而且經濟效益也優於傳統結構。本文首先介紹了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特點,然後重點介紹了預應力工程施工難點與施工技術。

【關鍵詞】民用建築;預應力混凝土;施工技術

預應力混凝土技術是國家相關建設部門重點推廣的建築技術之一,預應力混凝土施工技術相對於其他施工技術在建設材料,建設結構,工程造價等方麵具有眾多優點。在現代在現代化建築偏向於大型化,多功能化方向發展的同時,預應力混凝土施工技術也逐漸在民用建築中實施開展。

一、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特點

在民用建築運用預應力混凝土施工技術的過程中,其建築結構從整體結構體係中可知,預應力混凝土的最大承重點或受力點在框架柱頂端,因此存在柱端偏心彎矩較大等特點。而為消除這種柱段彎矩導致的結構偏失或動荷載較大,因此在承梁柱中需施加相應預應力以抵消懸挑水平跨度等因素造成的動態荷載力。

因此,在滿足相應民用建築建設需求的前提下,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多數采用後張法有粘結或無粘結預應力結構體係。

二、預應力工程施工難點分析

鑒於預應力混凝土施工技術特點及其結構,由於預應力混凝土施工技術存在起步晚,應用麵廣等特點,在進行民用建築施工過程中,會出現相關預應力工程施工難點。

1.地板層無粘結預應力板筋

在預應力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由於底層板間筋體量大且間距較小,對承載力荷載要求過大,及其質量要求普遍較高,一般板間單位麵積所使用的預應力鋼筋量多大26根,承載基礎底板的最厚處達1200mm,因此在施工中預應力鋼筋與底層板施工順序,各支撐點的錨固段安裝和預應力線性控製等的控製皆為施工過程中的難點;另外預應力筋在多跨度底板中的支撐控製和線性控製等均為施工技術的難點所在。

2.有粘結預應力板筋

在梁板柱的梁柱節點處,鋼筋配備和相關預應力位置在放置順序和放置位置選擇時,均較為複雜,如若出現位置放置不當或相關粘結性預應力失位情況,會給整體建築結構承載力出現影響。此外,在內部結構預應力配置中,由於部分核心梁板柱,承載力柱中多數配置型剛,因此鋼筋,預應力波紋管等材料在施工過程中的位置擺設也會造成相互幹擾等情況,也是施工階段的工程難點。

最後在預應力張拉端處,由於錨具體積較大,因此可能出現無法放置柱中情形,而采用外錨形式則會使封錨也成為預應力混凝土施工中的難點之一。

三、相關預應力混凝土施工技術及工藝流程探討探討

隨著民眾對建築質量向安全性,舒適性要求改變,高強度鋼材也逐漸成為滿足人們居住需求的建材之一;在此需求變革下,預應力混凝土以跨度大,厚度小,抗壓程度強以及良好的抗裂表現愈來愈多的運用在民用建築中。

1.預應力砼的施工

預應力砼的施工中,相關施工工藝可分為如下幾方麵

(1)無粘結預應力筋

在無粘結性預應力筋的砼澆築階段,由於版麵筋條較多,如果采用雙麵澆模混凝土難度會加大,因此實際建築過程中可采用底層支模和側麵平模等方式進行砼澆築。在混凝土混合比中,宜采用塌落度在2~3cm之間的混凝土,並且采用階梯式施工方案,確保平實,均勻混凝土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