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建築關鍵技術應用的研究
工程技術
作者:苗成傑
【摘要】本文以上海生態建築示範工程為例,研究生態建築成套集成技術體係的工程應用,建成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生態建築示範樓,為我國生態建築的建設和推廣提供可行的技術借鑒。
【關鍵詞】生態建築;技術集成;示範工程
當今世界建築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是,變高消耗型為高效生態型發展模式,生態建築以高新技術為主導,針對建築全壽命的各個環節,通過科學的整體設計,創造高效、低耗、無廢無汙染、健康舒適、生態平衡的建築環境,提高建築功能、效率與舒適性水平,體現“節約資源、節省能源、保護環境、以人為本”的生態理念,充分展示建築與人文、環境及科技的和諧統一。
1、生態建築研究目標及特點
上海建成的生態辦公示範樓(簡稱“示範樓”),彙集了建築設計、結構、材料、節能、環境、智能和新能源利用、園林綠化、水處理等學科領域的眾多技術專家展開攻關,邊研究、邊設計、邊建設,總體設計將各學科領域最新研究成果,在辦公樓中集中應用,充分發揮了技術集成的綜合優勢。
示範樓占地麵積905m2,建築麵積1994m2,建築主體為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牆結構,屋麵為斜屋麵結構。樓內設技術交流展示區、實驗室和辦公室。其研究總技術目標是:綜合能耗為同類建築25%;再生能源利用率占建築使用能耗20%;再生資源利用率達60%;室內綜合環境達到健康、舒適指標。
2.示範樓技術集成體係
2.1自然通風設計策略及氣流組織模擬技術
通過室外氣流組織的模擬計算及建築物外形的風洞實驗,對不同風向和風壓下建築各部分的自然通風效果進行分析,改進和優化建築外形及房間功能。利用屋頂排風道代替排風煙囪,保證良好的自然通風效果。在排風道內設置7組翅片管式換熱器,在過渡季節,利用太陽能熱水加熱排風道內的空氣,產生熱壓,提供自然通風所必需的動力,強化自然通風,實現舒適的室內風環境,減少夏季空調運行時間、降低空調能耗。
2.2超低建築能耗節能技術係統
根據示範樓各種建築工況,通過能耗指標和節能效果模擬分析,將多種低能耗建築圍護結構合理節能設計方案進行比較,確定適合生態示範樓的超低能耗節能技術係統:多種複合牆體保溫體係+屋麵保溫體係+雙玻中空LOW一E窗+多種遮陽技術。
(1)四種複合牆休保溫體係。從隔熱保溫性能考慮,示範樓采用了不同的保溫體係。其中東西向采用複合外牆構造體係,以混凝土空心小砌塊或砂加氣砌塊為主牆體,90混凝土空心小砌塊為外掛牆,中間填充發泡尿素、聚氨醋等高效保溫層,構成一種隔熱保溫性能優異的新型複合外牆構造體係,傳熱係數分別為0.3、0.34W/(m2·K)。該體係有如下特點:使建築節能與使用新型牆材相結合,不使用粘土製品;能消除熱橋和牆體裂縫及滲水;保護內結構層,延長建築物使用壽命;隔熱保溫性能優良,提高建築熱穩定性和改善建築熱舒適性。南北向采用聚苯板外牆外保溫體係,傳熱係數分別為0.39、0.38W(m2·K)。
(2)三種複合型屋麵保溫體係。示範樓綠化平屋麵采用倒置式保溫體係,保溫層采用耐植物根係腐蝕的XPS板和泡沫玻璃板置於屋麵防水層上,再利用屋麵綠化技術,形成一種冬季保溫、夏季隔熱又可增加綠化麵積的複合型屋麵。
(3)節能門窗。外門窗采用斷熱鋁合金雙玻中空LOW一E窗,天窗采用三玻安全LOW一E玻璃,其表層玻璃具有自清潔功能;南向局部外窗采用充氯氣中空LOW一E玻璃和陽光控製膜,提高外窗的保溫隔熱性能。
根據示範樓建築形式與日照規律,采用戶外電動遮陽百葉、水平、垂直鋁合金遮陽百葉、電動天頂篷遮陽、曲臂式電動遮陽篷等遮陽形式,提高外窗的保溫隔熱性能。(1)天窗根據節能與采光要求,外部采用可控製軟遮陽技術,達到有效節省空調能耗的作用。(2)南立麵根據當地日照規律,采用可調節的水平鋁合金百葉外遮陽技術,通過調節百葉角度,即能阻擋多餘光線照射,達到節能效果;也能使光線進入室內深處,提高舒適性。(3)西立麵考慮到夕曬對室內的影響,根據太陽能入射角度,采用可調節垂直鋁合金百葉遮陽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