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滑坡、崩坍落石的整治技術
在自然山坡或路塹邊坡出現崩坍落石及滑坡等病害時,應在鐵路路基周圍布置攔石牆、擋土牆或抗滑樁等,還可以用構建錨索、護牆、錨杆框架梁、柔性防護網以及噴射混凝土、噴漿等有效整治技術加以解決。
2、基床下沉外擠、翻漿冒泥的整治技術
對於這兩種常見病害,首先應該開展向外引出地下水及地表水等工程措施,將基床土體疏幹。此外,還應該結合病害的嚴重程度、排水條件、基床密實度、土質環境以及加固材料等,合理選用鋪設土工合成材料、換填、改良基床土或墊砂層等有效措施加以整治,這將大大增強基床的承載能力和強度。
3、排水不良的整治技術
鐵路路基的排水工程必須嚴格遵循相關技術標準。路基之間的排水係統應該實現溝橋相通、溝溝相連,且需要做好日常整修和清理工作。排水溝、天溝和側溝的橫斷麵也必須具備較強的過水能力。在排水的過程中,必須避免路基被水流衝刷。在地下水的發源地,按照地下水埋藏深度以及含水層的實際狀況科學選擇排水槽、明溝、滲水涵洞、邊坡滲溝、滲水暗溝、滲管以及仰斜式鑽孔等一係列的排水措施,即能有效整治排水不良的病害。
4、凍害路基的整治技術
在寒冷環境中的路基,一方麵應該始終保持邊坡及路肩的平整以及排水係統流暢,另一方麵還必須重視凍害的整治。一旦出現凍害,就需要結合凍害的起因和嚴重程度,采取設置雙層暗溝、滲水管或下滲溝、換土等有效措施,且還應該做好保溫措施,能較好地解決凍害問題。
5、雪害的整治技術
在冬季,西藏、新疆、內蒙古等地區會頻繁出現雪害,尤其是因風吹雪引發的雪害。在低溫以及強風的共同作用下,降雪過程中雪粒受到風力作用就形成了風吹雪。該病害一般發生在路塹和低路堤地段,積雪會大量堆積在鐵路線路上,覆蓋整個軌道,降低行駛速度。此時,就應根據鐵路線路所經過地區的冬季主導風力、風向關係、路基橫斷麵形式、降雪量以及雪害段落的地貌地勢等因素,科學選用漿砌磚牆、片石牆體、設置柳條柵欄、紗網等措施加以整治。
6、砂害的整治技術
在風沙較嚴重地區的鐵路路基,首先應采取植物固沙等措施,包括種植防護林帶、封沙育草或設置防砂草障等,然後再采取化學固沙劑和噴灑乳化瀝青等措施進行固沙。此外,在路基本體上可以采取砂漿板、瀝青沙磚或卵石等材料進行鋪砌,還可采用鋪填粘土等方法進行防護。
三、總結
我國的鐵路線路建設時間較早,由於當時的技術水平有限和現在環境氣候的影響及現在列車密度的加大等各種因素,導致很多路基出現不同程度的病害,對鐵路線路的安全運營產生了嚴重的阻礙,這就需要相關技術人員不斷更新技術工藝和創新方法,找到病害類型,並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有效解決。
參考文獻
[1]彭華,張鴻儒.鐵路路基病害類型、機理及檢測與整治技術[J].工程地質學報,2005,13(02):195-199.
[2]黃書華,謝達文.鐵路路基病害整治技術[J].鐵道建築,2008,(09):64-66.
[3]王永鑫.鐵路路基病害與檢測技術的探討[J].科技資訊,2013,(02):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