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關於汙水截流頂管某事例的施工控製分析
4.1工程的基本情況和特點分析
關於汙水截流工程的一個典型事例分析,其應用的是頂管法施工技術,管徑為Φ1200mm,平均埋深為6.5一7.Om。頂管工程總共包括兩個部分,第部分長度約為600m,第二部分長度約120m。這個部分的地下水的位置是比較高的,最高可達2m左右,土質含粉質比較高,普遍含鈣質結核並夾粉砂薄層,各層土體飽和度在90%到100%之間,軟土地基含水量相對比較大,具有很多的不利於施工的缺陷存在,無法進行和堅硬的土質相同的技術,需要在施工的時候多加注意各項事件。總體而言,頂管施工技術具有很多其他的工程施工方法不具有的特點,頂管施工技術施工的操作當中占地麵積比較節省,施工不會妨礙到地表正常的活動和行為,施工進行的過程中噪音比較小,這些特點極大促進了施工的有效進行。
4.2主要技術措施
(l)穿牆。穿牆是頂管施工的主要工序,包括打開穿牆管悶管,將工具管頂出井外,安裝好穿牆止水幾個過程。穿牆後工具管方向的準確程度將直接決定了管道的方向,也會影響到管道拚接工作。因此在穿牆前,應先在牆管內事先填滿經過夯實的黃粘土,以免地下水和土大量湧人工作井。打開穿牆悶板後,應迅速將工具管頂進,同時做好穿牆止水,防治因穿牆管外側的土體暴露時間過長而產生擾動流變。
(2)糾偏與導向。頂管頂進過程中,發生管道偏離設計軸線時必須利用一定的機構來調整管端方向,主要控製頂進方向和高程。以往糾偏工作大多是當管道頭部偏離了軸線後才進行,但這時管道已經產生偏差,管軸線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彎曲,糾偏往往比較困難。頂進施工中的方向控製,最主要的在於做好預防控製措施,在導致方向偏離的若幹因素中,頂力不平衡是一個主要原因。該工程的頂進作業中,加強了頂進係統的檢查和監控,基本消除了頂力不平衡的現象,很大程度上防止了管道的偏位。
(3)局部氣壓平衡。頂管在流砂層和流塑狀態的土層頂進,有時因正麵擠壓力不足以阻止坍方,則易產生正麵坍方,不僅增加出泥量,還可能造成地麵沉降,管軸線彎曲,給糾偏帶來困難。為解決這類問題,在頂進施工中采用局部氣壓平衡的原理,局部氣壓的大小視具體情況而定,一般土層以不坍方為準。
(4)觸變泥漿減阻。為減少長距離頂管中管壁四周摩阻力,在管壁外壓注觸變泥漿,形成一定厚度的泥漿套,使頂管在泥漿套中頂進,以減少阻力。觸變泥漿由膨潤土和水攪拌而成,配合比為1:8。泥漿經攪拌後存人儲漿箱,通過注漿機經管道輸送至混凝土管注漿孔,注人土體形成泥漿套。
5、結語
綜上所述,在介紹頂管工程的特點和適用範圍的基礎上,重點探討了長距離頂管施工中存在的一些主要技術問題,結合某汙水截流工程的工程實踐,提出了一些頂管施工過程中的施工控製方法,並探討了其效果和存在的不足之處,為類似工程提供了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侯明.對長距離頂管施工控製的探討[J].科技資訊,2007(18)
[2]朱嶸.長距離頂管施工過程中的關鍵控製技術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1(18)
[3]李斌.市政工程頂管施工技術的應用分析[J].中國城市經濟. 2010(06)
[4]朱招生.市政工程頂管施工技術探析[J].商品與質量,2009(S6)
[5]曾潔紅.城市建設汙水管道頂管施工技術棎析[J].中國城市經濟,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