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建築檢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工程技術
作者:王之超
【摘要】當前建築檢測管理中存在著不少問題,比如建築檢測單位的資質、檢測人員專業水平等等。本文對這些問題進行探討,並提出若幹解決辦法。
【關鍵詞】建築檢測;建築管理;問題
一、建築檢測及管理的現狀
在現階段的建築檢測及管理中,建築管理當前麵臨的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麵。(1)建築檢測單位的資質。按照《建築工程質量檢測管理辦法》中所規定的,建築檢測單位需要取得相應的資質證書,檢測人員需要經過質量檢測技術培訓,方可執行質量檢測業務。但從當前來看,大多數檢測單位為了追求經濟利益,擅自讓其他單位或個人借助本單位的名義,進行建築檢測工作,違反了相關規定。(2)檢測人員專業水平。由於質量檢測培訓不到位,或是相關的檢測單位沒有組織培訓工作,致使檢測人員難以深入理解檢測規範及評定標準,在實際檢測時,無法準確避開外界幹擾因素,使得誤檢、漏檢等現象普遍存在。此外,部分檢測人員由於經驗不足,一定程度上也使得檢測結果缺乏真實性。(3)檢測人員綜合素質。導致質量檢測結果失真,與檢測人員的綜合素質同樣具有重要關係。一般在進行建築質量檢測時,要求檢測人員應堅持“科學、公正、公開、公平”的原則,但在經濟利益或其他一些因素的驅動下,檢測人員可能存在著檢測不負責任、檢測馬虎、誤用檢測方法等問題,某些檢測人員甚至故意製造失真的檢測結果等,都會給檢測結果帶來嚴重影響。
二、建築檢測及管理的主要影響要素
在為建築進行現場檢測時,通常檢測質量會受到檢測人員選擇的檢測儀器,以及采用的檢測方式所影響,具體如下分析。
1.檢測儀器的影響
檢測儀器的選擇,會給數據采集帶來相當程度的影響,尤其是受到檢測儀器老化、精度不符合標準要求,或是檢測儀器未經定期計量檢定,以及檢測前沒有做好校驗工作等的影響,很容易使得現場檢測質量顯著降低。
2.檢測方式的影響
通常來說,檢測方式應嚴格根據《標準》和《規範》的相關規定,做到操作簡單、科學可靠。而且為了確保檢測結果具有高度的可信度,檢測人員應結合現場多種因素加以充分考慮,再確定選擇哪種檢測方式進行。一般要考慮的因素包括:(1)在檢測方案的設計時,應嚴格按照建築檢測管理的相關要求及原則,並對檢測現場的實際情況加以充分考慮,包括將要使用的檢測方法、檢測範圍及檢測部位等,尤其是在對樣品空間進行確定時,需要確保樣品空間具有針對性,且範圍不宜過大等;(2)在進行現場抽樣時,應嚴格按照建築檢測管理的要求隨機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構件,所抽取的構件應符合數量及真實性要求,以便更好地評判構件質量。
三、結合混凝土結構的檢測及管理分析
結合混凝土結構進行檢測及管理,需要重點考慮到混凝土抗壓強度和碳化深度兩個方麵的問題。
1.混凝土結構的抗壓強度
在這方麵的檢測工作中,可通過回彈法和鑽芯法來實現。其中,回彈法應以《回彈法檢測混凝土抗壓強度技術規程》中的相關要求為依據,確保回彈儀軸線在檢測構件時保持與混凝土結構或構件相垂直,並通過緩慢對其進行施壓,來確保讀數準確。不過在現場檢測時,往往由於檢測人員操作不規範或沒有相關經驗,而致使回彈儀軸線與混凝土結構或構件的垂直存在一定夾角,讓回彈儀本身及讀數的精確性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主要原因是受回彈儀軸線未能與混凝土結構或構件的檢測麵垂直影響,彈擊杆端部未能與混凝土表麵充分接觸,進而影響到回彈值的準確度。同時,由於夾角的存在,會在構件表麵和回彈儀套筒端部產生一個摩擦力,使得構件施加給回彈儀的一部分反作用力受到抵消,從而使得回彈值比正常操作時的結果要偏小。若是沒有及時修正不符合回彈規定的混凝土,很容易給建築工程的整體造成嚴重影響。例如沒有對齡期>1000d的混凝土加以鑽芯檢測,或是測區布置不規範,均會使得施工單位無法確定混凝土結構的抗壓強度,若在此種情況下進行施工,很容易會給建築或相關人員造成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