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論建築檢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2 / 2)

另外,通過采用鑽芯法對構件進行取樣,可以判斷鋼筋間距較小的混凝土構件在澆築過程中是否有造成鋼筋位置偏移,由此來確定混凝土結構的抗壓結構。不過在采用鑽芯取樣時,往往會由於鑽頭損害到鋼筋,甚至造成鋼筋截斷等情況,而給混凝土結構或芯樣帶來不利影響。例如,當鑽芯取樣截斷受力主筋時,會使得鋼筋功能發生相當程度的改變,影響到構件的受力。或是在取樣中,由於鋼筋截斷並出現在芯樣外側的邊緣,若此時芯樣再次受力,這部分將會成為其薄弱部位,經產生裂縫,破壞芯樣,從而使芯樣的抗壓強度受到明顯降低,影響檢測結果的準確性,並給混凝土結構的抗壓強度帶來一定危害。

2.混凝土結構的碳化深度

在此檢測工作中,若是被測試麵的粉末、碎屑等沒有及時清除,會給檢測人員在分辨已碳化和未碳化的界限時增大難度,並帶來較大的誤差。需要相關檢測單位或人員采用測量精度相對高的測量工具來加以克服。

四、建築檢測結果的要求及處理方式

通常來說,建築檢測結果需要滿足以下要求,包括:(1)規定每個檢驗組單獨作為一個樣本空間,且要以《建築結構檢測技術標準》的一次或二次抽樣作為依據,對檢測結果加以判斷;(2)通過確定檢驗批數量來控製樣本容量,是判定檢測對象質量有效的基本條件;(3)在檢驗批的空間確定後,應按照《建築結構檢測技術標準》的相關要求進行取樣和判定。

在對檢測結果進行處理時,一般是通過判斷及處理檢測的離異值來進行的。根據《正態樣本異常值的判斷和處理》中涉及的相關內容,對於個別偏離其所屬樣本觀測值較大的數值,可分為兩類討論,即也許是全體固有的隨機變異性極端現象,屬於同一整體;也許是實驗條件及方法下的偶然偏離,不屬於同一整體。由此對建築檢測結果加以判斷和處理。

五、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通過結合現階段建築檢測及管理的相關內容,並分別從當前建築管理麵臨的問題、建築檢測的主要影響要素,以及結合混凝土結構的檢測及管理,並對檢測結果的要求及處理方式等幾個方麵加以分析和探究,希望能夠給予廣大從事建築檢測工作的人員一些參考和幫助。

參考文獻

[1]徐天檄.建築檢測及管理中存在問題的探討[J].科技致富向導,2011(05).

[2]白俊峰.建築工程材料質量檢測管理係統的研究及數據采集[D].吉林大學,2008(01).

[3]張玉範.建築檢測分析及存在的問題探索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