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安全防護用具。①絕緣手套每次使用前必須用絕緣手套檢測儀進行現場檢測,內外表麵應無針孔、裂紋、砂眼;②絕緣服、絕緣靴、絕緣手套、帶反光鏡的絕緣杆、絕緣頭盔在20kV工頻電壓(3min)下應無擊穿、無閃絡、無發熱;③地麵監護人和記錄人必須穿絕緣靴,上杆作業人員上杆前必須檢查腳扣、安全帶是否完好,杆根是否牢固。
2.3工具配備
先後購進了多套帶電專用工具及絕緣防護用具。這裏著重談一下絕緣反光鏡和絕緣頭盔。該反光鏡(經耐壓試驗合格)伸長狀態達1.2M,收縮後僅有20CM,因此很容易攜帶,反光鏡的使用達到了保證安全距離條件下進行等杆檢查各種金具、瓷瓶、綁線的效果;為解決原有安全帽對與臉部、頸部無法保護的弱點,針對帶電檢查項目專門定做了全部防護的絕緣安全帽,加之全套絕緣服的使用,極大提高了作業的安全性。
2.4定期試驗
嚴格按照絕緣工具檢測周期進行試驗,保證工具及防護用具的安全。對於使用的工器具按照相關規程嚴格進行試驗。尤其是絕緣手套每次在作業現場利用專用工具進行充氣試驗。
2.5規範標準化作業
帶電作業可以說是與電共舞,每一個不規範的動作就有可能造成事故的發生,因此對每一項檢查作業項目細化流程,從作業前的列隊唱票,交待作業方危險點源、作業過程中的絕緣防護、作業安全距離到作業結束的現場清理、撤出工作現場各環節,經過幾個月的規範運行,在操作人員頭腦裏已經形成了標準化帶電作業意識。操作人員的每一個動作都是規範動作,在作業過程中沒有自選動作。
2.6組織措施
通過有效組織,化解帶電作業安全隱患。每次作業過程都是杜絕大兵團作業的點位作業,在組織結構上保證有效地安全監督和控製。
3、帶電檢查的可操作性
(1)作業氣候條件:一般在良好天氣下全年可以進行帶電檢查。
(2)人員組合:3人一組,1人登杆、1人監護、1人記錄,輪流登杆作業。按0.6km/人·天速度,一個小組1.8km/組·天。
(3)檢查分工:鬥臂車檢查法2人,主要檢查變台、電容器台;絕緣杆檢查法可分多組登杆檢查;熱成像儀測溫2人。
4、帶電檢查實踐效果
在開展帶電檢查工作中,共計檢查線路350km,發現各類缺陷429處,以某區域為例,曆時11d檢查7條線路,共計58km,此次檢查發現立瓶及懸垂片落雷11處,綁線損壞4處,懸垂吊銷3處,變壓器溫度偏高2處,避雷器引線斷27處等大小缺陷共計138處。檢查後對缺陷進行分類(按其嚴重程度分為一般缺陷﹑重大缺陷﹑緊急缺陷三級),確定處理時間和方式,避免事故擴大。
5、結束語
帶電檢查不受時間限製,不會影響供電的連續性,可及時消除安全隱患,降低操作事故的發生率,從而保障油田礦區安全供電。
作者簡介
彭濤(1963-),男,電力工程師,2007 年畢業於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工商管理專業,主要從事油田供電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