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李士業母家訓(1 / 1)

【訓主簡介】

李士業母,十六國西涼武昭王李玄盛後,尹姓,天水冀(今甘肅省甘穀縣)人。

誡子深慎兵戰

【原文】

汝新造之國,地狹人稀,靖以守之[1],猶懼其失,如何輕舉,窺冀非望[2]?蒙遜驍武[3],善用兵,汝非其敵。吾觀其數年已來,有並兼之誌[4],且天時人事[5],似欲歸之。今國雖小,足以為政。知足不辱,道家明誡也[6]。且先王臨薨[7],遺令殷勤[8],誌令汝曹深慎兵戰,俟時而動[9]。言猶在耳,奈何忘之?不如勉修德政,蓄力以觀之。彼若淫暴[10],人將歸汝。汝苟[11]德之不建,事之無日矣。汝此行也,非唯師敗[12],國亦將亡。

——節錄自《晉書·烈女傳》

【注釋】

[1]靖:安定。

[2]窺冀:暗中希求。非望:出於希望之外。

[3]蒙遜:沮渠蒙遜,十六國時期北涼的建立者。驍武:勇猛。

[4]並兼:並吞。

[5]天時:天命;時運。人事:人情事理。

[6]道家:以先秦老子、莊子關於“道”的學說為中心的學術派別。

[7]薨(h儕ng):死。

[8]遺令:死者生前預留給後人的囑咐。殷勤:情意懇切深厚。

[9]俟:等待。

[10]淫暴:異常殘暴。

[11]苟:如果;假如。

[12]師:軍隊。

【譯文】

你的國家是個剛剛建立的國家,土地狹小,人口稀少,保持安定來守住它,還恐怕它會失去,為什麼要輕舉妄動,暗中希求出於希望之外的東西呢?沮渠蒙遜勇猛矯健,善於用兵作戰,你不是他的對手。我觀察他這幾年以來,有吞並他國的誌向,況且天時人事,好像都歸向他。如今你的國家雖然狹小,但足夠你治理政事了。知道滿足,就不會有什麼恥辱,這是道家明智的警戒。況且你的父親臨死前,情意懇切地囑咐你千萬不要輕易用兵作戰,一定要等待時機,然後才采取行動。他的話好像還在耳邊,你為什麼就忘掉了呢?不如勉力整治德政,積蓄力量,觀察沮渠蒙遜的情況。他如果放縱暴虐,人民將歸附於你。你如果不能建立德政,你的事業就沒有幾天了。你這次一去,不隻是軍隊潰敗,國家也將滅亡。

【評析】

安定而不好戰,國家才能長治久安。李士業的母親深明這個道理,警戒兒子修治德政,深慎兵戰。士業沒有聽從母親的警戒,輕易向沮渠蒙遜用兵,最終身敗名裂。今天,我們同樣可以從這篇家訓中獲取教益。做每一件事情都要三思而行,更不要野心勃勃,什麼都想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