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念之:記住這個。
【譯文】
你的曾祖母曾經告誡你的祖父和你的父親說:一個人即使窮得沒有飯吃,也切不可輕易拋棄祖宗基業。因為祖宗基業一丟失,便會有落葉不得歸根的苦楚。我寧願每天少吃一頓,以守護這一點點祖宗留給我們的土地。……現在,各家族分支所得到的祖宗基業都有變賣轉移的情況,唯獨我家分到的祖宗基業完好無損。難道是容易的嗎?你要記住這個啊!你要記住這個啊!
【評析】
“人雖窮饑,切不可輕棄祖基”,古人對這點大多是看得很重的,寧願餓著肚皮也不輕易拋棄祖宗基業。具有遠見卓識的溫母陸氏,更是以這點諄諄告誡和勉勵自己的兒子。對於當今的青年人,這篇家訓有它的現實意義。
為人一定要忠厚守信
【原文】
汝大父赤貧[1],曾借朱姓者二十金[2],賣米以口[3]。逾年[4],朱姓者病且篤[5]。朱為兩槐公紀綱[6],不敢以私債使聞主人[7],旁人私幸以為可負也[8]。時大父正客姑熟[9],偶得朱信,星夜趲歸[10],不抵家[11],竟持前欠本利,至朱姓處,朱已不能言,大父徐徐出所持銀,告之曰:前欠一一具奉[12],乞看過收明。朱姓蹶起頌言曰[13]:“世上有如君忠信人哉!吾口眼閉矣,願君世世生賢子孫。”言已氣絕[14],大父遂哭別而歸。家人詢知其還欠[15],或
之[16]。大父曰:“吾故[17],所以不到家者,恐為汝輩所惑也[18]。”如此盛德,汝曹[19]可不書紳[20]?
【注釋】
[1]大父:即祖父。赤貧:極貧;家空物盡。
[2]朱姓者:姓朱的。二十金:二十兩銀。
[3]
口:,同“糊”。謀生。
[4]逾:越過。
[5]篤:指病勢沉重。
[6]兩槐公:人名。紀綱:仆人。
[7]私債:私人所放的債,或私人所負的債。
[8]私幸:私下慶幸。
[9]姑熟:即姑孰,地名,在今安徽當塗縣境內。
[10]趲(z伲n):趕行;快走。
[11]抵:到達。
[12]具奉:備辦奉上。
[13]蹶:急遽貌。頌:頌揚;讚美。
[14]已:完畢;停止。
[15]詢:詢問。
[16]
(s佻):愚;呆。
[17]故:副詞。原來;本來。[18]惑:蠱惑,使之迷亂。[19]汝曹:你們這些人。[20]書紳:古意是把要牢記的話寫在紳帶上。後來因稱記住別人的話為書紳。
【譯文】
你的祖父過去十分貧困,曾經借了姓朱的二十兩銀子,做米生意以維持生活。到了第二年,姓朱的病倒了,而且病勢很嚴重。這個姓朱的本是兩槐公的仆人,不敢讓私人放債的事讓主人知道,旁邊的人竟私自慶幸認為可以不必償還了。這個時候你祖父正客居在姑熟這個地方,偶然得到姓朱的病重的音信,星夜兼程,並不回家,而是帶著以前欠的本利趕到姓朱的住處,這時候姓朱的已經不能說話了,你祖父慢慢地拿出帶來的銀兩,告訴他說:一年前所欠的本金和利息現在一一備辦奉上,請你看過查收明白。姓朱的急忙坐起,讚美著說:“世上竟有像你這樣忠厚守信的人呀!我的口和眼都會閉上的!願你世世代代有賢子賢孫。”話剛說完就斷氣了。你祖父哭別後回到家裏。家裏的人詢問之後知道你祖父去姓朱的家裏還債,有的就說你祖父太愚蠢了。你祖父說:“我本來愚蠢,之所以不先回家來,就是怕受你們所蠱惑而迷了心竅。”你祖父這樣的美德,你們這些人可以不牢牢記住麼?
【評析】
在此篇中,溫母陸氏以溫璜的祖父向朱姓借債一事中所表現出難能可貴的忠厚守信的美德,來啟迪兒子,勉勵兒子。這種教育方法和教育內容,至今仍發人深省,而人尋味。
求世間最快樂的事不容易
【原文】
問世間何者最樂?
不放債、不欠債的人家,不大豐、不大歉的年時[1],不奢華、不盜賊的地方,此最難得!
免饑寒的貧士,學孝弟的秀才[2],通文義的商賈[3],知稼穡的公子[4],舊麵目的宰官[5],此尤難得也!
【注釋】
[1]年時:年景。
[2]孝弟:即孝悌。孝順父母,友愛兄長。
[3]文義:文章的內容和涵義。
[4]稼穡:種植曰稼,收獲曰穡。泛指農業勞動。公子:豪門貴族的子弟。
[5]宰官:泛指官吏。
【譯文】
你問什麼是世間最快樂的事?
我可以告訴你:不放債、不欠債的人家,不太豐、不太歉的年景,不奢侈豪華、不出盜賊的地方,這是最難得的!
我還可以告訴你:能夠避免饑寒的貧苦之士,能夠學習孝順父母、友愛兄長的秀才,能夠通曉文章的內容和涵義的商人,能夠懂得農業勞動的豪門貴族子弟,能夠保持著沒有做官以前的本色的官吏,這些是尤其難得的!
【評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