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嵇璜母楊氏家訓(1 / 2)

【訓主簡介】

楊氏世居江蘇長洲(今蘇州),其夫嵇曾筠係康熙年間進士,曆任山西學政、兵部左侍郎、河南山東河道總督、文華殿大學士、浙江總督等職。嵇曾筠去世之時,楊氏年僅二十七歲,其子隻七歲,公公婆婆均年老多病,但她咬牙勵誌,擔當起侍奉老人、撫養孤兒的重任。其子嵇璜為雍正年間進士,曆任工部、戶部侍郎、河東道總督、文淵閣大學士及四庫全書館、三通館和國史館正總裁等。

毋因自己的過錯而損壞聲名

【原文】

初,光祿既死[1],難柩阻兵不得歸[2],有義仆程治者崎嶇數千裏扶返報命,夫人迎舟哭。哭已,謀速葬,檢笥中敝衣典數金,買地於邑軍障嶺龜山之陽。視窆畢[3],泣語相國曰[4]:“吾前所以不死,以有舅姑在[5]。舅姑既沒而葬,今又葬汝父,我則可以死,則又有汝在。汝父以秀才死國事,汝未成人,當如何?”則又嗚咽曰:“我其如何?”相國聞語感奮。比長[6],益從師力學。歲己未庚申間米踴貴,太夫人日織布一疋易市中米作飯,指謂相國曰:“兒能讀書,乃得啖此未亡人歠粥。”[ 7]相國既強學不倦[8],鬱為通儒[9],遂以孤童崛起,掇巍科[10],列清要[11]。今上登極[12],乃命入直南內[13],出撫中州,旋畀河防重任[14],迎養太夫人署中。太夫人勉之曰:“汝父故入淮海幕[15],嚐言河防重與邊防等,汝慎無辱。”相國益殫心工築[16],口不言勞。淮豫底定,晉階台輔[17]。雍正十一年四月,有“公正廉明,正己率屬”之詔。越十有一月,有“敬慎居心[18],忠勤襄事”之詔。相國感激主知,盡然出涕曰:“皆太夫人之訓也。”

——節錄自《碑傳集》第一四九卷

【注釋】

[1]光祿:官名。無專職的散官。此處指嵇曾筠。

[2]柩:裝著屍體的棺材。

[3]窆(bi伲n):死人入葬時穿土下棺。

[4]相國:指嵇璜。

[5]舅姑:丈夫的父母,即公公、婆婆。

[6]比長:等到長進。

[7]啖(d伽n):吃或給別人吃。歠(chu侔):飲,喝。

[8]強學:頑強學習。

[9]鬱:茂盛。通儒:知識全麵的學者。

[10]掇(du侔):拾取,采取。巍科:古代科舉考試,榜上名分等次,排在前列者稱巍科。

[11]清要:職位清貴,掌握樞要。

[12]上:皇上。登極:登位;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