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3章 唐翼修《人生必讀書》(2)(2 / 3)

兄弟是聲氣相通的,必然沒有二心。往往因為妯娌之間自私自利,以致傷了兄弟和氣。這是婦女的大罪過。婦女的賢惠,第一表現在與妯娌和睦。妯娌不和,大概因為公公婆婆的恩惠有厚薄,就產生妒忌,就有了爭執,這是很不懂道理的緣故。公公婆婆的心胸像天地一樣寬廣,有什麼偏見?如果對大伯大姆厚些,一定是大伯大姆賢惠孝順,得到公公婆婆的歡心;對小叔嬸嬸厚些,一定是叔嬸賢惠孝順,得到公公婆婆的歡心。正是應當自我反省,自己認識錯誤,改過自新的。或許公公婆婆有由嗔怪轉變為歡喜的時候,怎麼能不知道責備自己,並且還有怨氣呢!如果公公婆婆獨獨優厚自己夫妻倆,那就應當極力自我限製。凡有物件要分配,多謙讓,少接受,讓好的,拿差的,這樣才是賢惠婦女。長兄如同父親,長嫂如同母親,所以庶媳婦與嫡媳有尊卑的分別,庶媳應隨行嫡媳,不準並排行走。公公和婆婆如有什麼事情,要庶媳去做的,庶媳不得推辭給嫡媳去做,這是禮節。

媳婦有遇事不能推辭的職務,又有不可緩辦的事情的責任。客人一進門,那麼,茶壺酒杯,可口飯菜都要料理,不要叫一些婢女去做,而且要料理得快,遲了恐怕客人來不及等待。因為媳婦的職分,原本對每件事都要親自動手去做,辛勤代勞。如果叉著手坐著,就是最不賢惠的媳婦。媳婦沒有什麼事情,千萬不要亂用一文錢。對任何東西都要留有贏餘,以準備隨時需要用。如果隨手用完了,那麼貧窮就是眼前的事了,怎麼能不一心節儉呢。媳婦中賢惠的人,即使家庭富貴,也要常守本分,甘於淡薄,喜歡衣著儉樸,把世界上的珍寶錦繡及一切新奇美好的東西都看成是敗家的種子,這樣才算是有見識的婦女。

婦女穿衣服,應該安守本分。富麗而又奢侈,是你穿的服飾違犯了本分,絕對不可以。何況大家在一起,自己的衣服裝飾獨自與眾不同,會被眾人所指指點點。小戶人家的婦女對此或許會心中歡喜,自以為榮;而大戶人家的婦女心中必定不會感到安穩。

公公和婆婆的婢女、仆人,不但不可以辱罵,同時還不能厲聲厲色。因為對婢女、仆人優厚有禮,就是為了敬重公公婆婆。如果婢女有什麼過失,公公婆婆沒有看到,應當好言好語地對她加以勸誡和曉諭,不必讓公公婆婆知道。婢女或進行大的偷盜,並想要逃走了,媳婦首先知道這個情況,公公婆婆還不知道,這時又必須向公公婆婆稟報,讓他們知道,但隻可說是聽說的,不可明明白白地說具體情況,以致難於收拾。還必須說恐怕不是千真萬確地看見,還要再詳細調查。

對自己本房的婢女、仆人,雖然應該慈愛,但如果觸犯公公婆婆動了怒,都應該重重地懲罰,不可以護短。但訓斥的時候,不能在言語方麵表示煩惱,恐怕反而得罪了公公婆婆。

婢女、仆人的衣服,應當叫她們經常清洗,頭發、褲子、鞋子必須叫她們整理得端莊整齊。如果任聽他們蓬頭垢麵、汙穢難堪,甚至身上有血漬,臉上有爪痕,讓人目不忍睹,那麼家庭主婦的不慈祥不賢淑,連過路的人都會指責她了。

凡是物品必須預先謹慎保守,有所防備,不要被人竊走。萬一發生了這樣的事,是自己不能謹慎周密的過錯,暫且隻能忍耐,不要妄加猜疑以及輕易聽信別人的話,不要到仆人、婢女房中搜索。如果搜出來了,就喪掉了她的廉恥;如搜不出,那麼對方反而有話可說。如果是公房的仆人、婢女以及在外麵的人,尤其不能夠胡亂指證。往往因為丟失東西,反而招來大的是非,增添氣惱。這是不可不深思而切實戒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