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培養孩子對各科目的興趣(1 / 3)

28

怎樣糾正孩子的偏科現象

父母箴言

孩子偏科這個現象非常普遍,這和孩子的興趣有著非常緊密的關係。孩子對某門課程感興趣,他這門課程的成績就會好,孩子對某門課程不感興趣,這門課程的成績就會不好,甚至還會厭惡這門課程。父母要做的就是,讓孩子重新對這門課程感興趣。

很多孩子都有偏科的現象發生,從而導致部分的學科落後,父母要采取一些合理的措施幫孩子克服偏科的現象。

其實,產生偏科的原因分析起來主要還是與興趣有關。課程內容有趣,教師的教學方法生動形象,孩子學起來覺得有意思,對這類課程就有興趣,願意學。相反,如果孩子覺得這門課程沒有意思,孩子就可能會采取應付的態度。有的孩子對功課的學習興趣,很大程度上受任課老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效果的影響。老師教得好,孩子就愛學;老師講得平淡無味,孩子聽起來就沒勁,不願意學,沒興趣,因而導致偏科。

有的孩子偏科與學習基礎有關。孩子對某門功課有興趣,是由於原來基礎就不錯,喜歡學,掌握起來就比較容易。對另一門功課,因為基礎沒打好,學習起來吃力,成績越來越差,就越學越沒有信心。

孩子偏科與升學考試的科目也有一定關係。有些孩子對高考要考的科目很下工夫,認真學,對高考不考的科目就不願學。理科班學生忽視曆史、政治乃至地理、生物的學習;文科班學生則忽視物理、化學、生物的學習。他們往往認為不考的科目是副科,不重要,在學這些課時,就不用心聽課。實際上各科知識是相通的,所謂的“副科”學好了,對學習“主科”也有促進作用。“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凡有所學,皆成性格。”再者,學習各科知識的目的,從開發智能的角度來說就是使人變得聰明。試想,隻要變得聰明了,學習其他學科也一定會輕鬆愉快。學習成績優秀者,各科成績都比較均衡,沒有明顯的弱科,道理就在其中。

孩子偏科現象較為普遍,有的偏科程度甚至比較嚴重,這是因為孩子的興趣出現了一些新特點。孩子上小學時興趣不太穩定,容易為外界條件所左右;到中學時興趣一旦形成,往往非常強烈,不易動搖。但孩子的興趣指向往往帶有盲目性和片麵性,這種情況反映在文化課學習上出現了偏科現象。

導致偏科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心理因素。往往在最初,孩子沒有明顯的“弱科”,但因偶爾一次沒有考好或者成績不理想,便對這門課程“畏而遠之”,害怕以後考試成績更差,結果越害怕就越失敗,越失敗越害怕,以至陷入失敗的怪圈,時間一長,導致偏科。

麵對孩子的偏科,父母要做的就是告訴孩子,失敗本身並不是一件可怕的事,可怕的是走進失敗的惡性“怪圈”出不來。實際上,失敗的事是經常發生的,在同一個孩子身上就同時扮演著失敗者和成功者的角色。重要的是讓孩子建立自信,不要心灰意冷,不要退縮。隻要加倍努力,就會在“山重水複”之時出現“柳暗花明”。

總之,形成孩子偏科的原因是多方麵的,父母必須幫助孩子找出偏科的原因,有針對性地對孩子進行正確引導。

那麼,父母怎樣有效幫助孩子防止和糾正偏科現象呢?以下建議可參考。

1.幫助孩子認清偏科的危害

中小學教育是基礎教育,隻有學好各門課程,才能適應升學和就業的需要。要讓孩子懂得,中小學階段特別是小學和初中階段,屬於基礎教育,學生隻有學好各門功課,才能適應將來升學和就業的需要。進入高中階段,如果單純從高考的角度來講,不管是文、理各考五門還是實行“3 X”考試,都必須均衡發展。如果能有一門冒尖學科,能提高標準分衡量的總分更有利;但是如果有一門偏科,會導致用標準分衡量的總分大幅度下降。

從就業角度看,偏科不能適應工作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從孩子走上社會來看,不管做什麼工作,都需要多方麵的知識,特別是在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今天,沒有豐富的科學知識,就不能適應工作的需要。

父母要讓孩子懂得:各門課程的學習,在培養能力和發展智力過程中,擔負著不同的任務,不能互相代替。缺少了任何課程的學習,都不可能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會影響孩子全麵、協調的發展。偏科對孩子現在的學習、將來的發展危害都非常大。

2.有偏科現象時要及時糾正

孩子在學習中出現偏科現象,在思想情緒上會有所流露,父母要隨時觀察、了解,發現有孩子偏科的情況,要及時提醒,把工作做在孩子偏科的萌芽時期。

有的孩子偏科,是不理解開設各種課程的目的、意義,父母要給孩子講清道理,使他們懂得學好這些課程的意義,鼓勵他們樹立信心,端正學習態度。

3.幫助孩子解決學習中的實際困難

孩子在學習中有困難,父母要給予幫助。家長還可以與任課教師聯係,同學校密切配合,想辦法給孩子補習功課。總之,父母對孩子偏科的現象不能放任不管。

有的孩子一門或幾門功課學得特別好,這不是偏科。父母要支持和鼓勵孩子的特殊愛好和特長,同時,也要鼓勵孩子將所有的課程學好。

學好各門功課,不僅是為了掌握多學科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綜合應用能力,開發他們的智力。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的發展,實踐要求人們必須具備多種能力和智力素質。各門功課都有它自身的係統性和邏輯體係,體現了特定的思維方式。不同的學科在培養能力和開發智力中,會從不同的角度起作用。缺少了任何課程的學習,都不能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都會影響孩子將來在學業和事業上的發展。所以,家長們要花大氣力解決孩子偏科的問題。

29

培養孩子學習語文的興趣

父母箴言

語文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它能夠使孩子終生受益。一個人的常識水平如何,從他的舉止談吐中我們都能看得出來。所以,父母應該讓孩子在生活中仔細觀察,大量閱讀古今中外的經典文章,以培養和提高孩子的語言邏輯思維能力。

現代社會,年輕的父母都應該知道語文這門學科對於孩子的重要性,也知道語言、口才對於人才的重要性。如何對孩子進行成功的語言教育,怎樣讓孩子對語文產生興趣,是擺在父母麵前的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

教育專家吳華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伶俐,因而對孩子的語文學習格外重視。然而,孩子的語言學習最初體現在了他的語言發展上,一般而言,孩子的語言像其父母,但語言環境對兒童語言的發展也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她說,懂得教育方法的父母或老師總是會為孩子創設一種寬鬆愉悅的精神環境,使孩子生活在濃濃的愛的氛圍中,這樣孩子才會對語文產生興趣,樂於與你交往,並接受你的語言訓練。

要想讓孩子學好語言,首先應對孩子進行聽說話的訓練。兒童學說話是從聽說話開始的,對於孩子來說,要隨時提供聽說話的環境,最簡單的方法是隨時說著你正在做的事,如;你在洗衣服,可對孩子說:“媽媽給爸爸洗衣服。”你在看書,可以說:“媽媽在看書,寶寶長大了也要看書。”還可以說孩子正在做的事,如孩子在吃蘋果,你可以說:“寶寶在吃蘋果,好吃嗎?”孩子在玩玩具,你可以說:“寶寶在玩積木,真乖。”這種語言環境的作用在於開拓兒童的“聽——說係統”。孩子與成人交往時,在最初自發發音的基礎上以及在視、聽、觸的過程中,通過生活活動和遊戲,就會模仿成人的語調和音調,也就是學會了說話。

在訓練孩子聽話能力的時候,父母可以適時選用較慢、重複的話語對孩子說話,有助於孩子理解和模仿父母的話語,這對幼兒初期的語言發展很有好處。父母說話時務必做到發音準確、清楚,因為孩子從小養成的語言習慣和發音特點,以後是很難改正的,要讓他們從小就規範化地使用語言,為將來的口語表達奠定基礎。

其次,讓孩子在童趣中學習語言。生活在單調環境中對孩子的語言發展不利,要創設不同的生活環境,讓孩子見得多,聽得多,才有“素材”可以說。如孩子常常分不清左右腳的鞋子,如果父母隻是單純地說教這是左腳鞋子,那是右腳鞋子,說得再多孩子可能還是分不清。這時,父母可以編一個童趣味十足的小故事:“孩子看看,某某的兩隻鞋子背對著背,都生氣了,他們為什麼不高興呢?因為他們在說:‘把我們穿錯了,我們要麵對麵。’”隨後,父母幫孩子把穿錯的兩隻鞋對換,再說:“瞧,兩位好朋友正麵對麵地點頭微笑呢,他們為什麼會這麼高興?因為他們穿對了。”父母還可配上一幅人物化了的兩隻生氣鞋子的卡通漫畫和一幅正在微笑的兩隻鞋子的卡通漫畫讓孩子們邊看邊說。這樣,孩子不僅很快就能分清左右鞋子,而且以後也會用這麼有趣的語言去和穿錯鞋子的小朋友說話。

當然,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父母應該采取相應的談話方式和孩子進行交流,否則會使孩子的語言水平停留在幼稚的低水平階段。

當孩子到了上學的年齡,就開始接觸語文這門學科了。想要提高孩子的語文成績,就先要了解語文的特點。

語文課的特點是人文性與工具性相統一,知識浩繁,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科,語邏修文,字詞句篇,聽說讀寫,無所不有;政史哲數理化,古今中外,天南地北,無所不及。語文知識就像是一個係統工程,它要求學生具備全麵、係統地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

語文課主要有三大特性。

一是開放性。語文的外延和生活相等,生活的任何內容都離不開語文,隻要有意識地學習,在生活的任何場合都可以學到語文。因而語文具有最便於自學的突出特點。

二是情感性。“文章不是無情物”。不僅文章,就連我們民族的文字也個個充滿著感情色彩。孩子帶著感情學,才有可能學好。離開了感情因素去單純地學知識,是導致孩子對語文厭學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是靈活性。語文學科的知識體係不像其他學科那樣呈現線形或鏈條形排列,而是螺旋式上升。因而語文學習的循序漸進、由淺入深,不是很嚴格的,是相對而言的。

根據上述特點,父母在培養孩子的語文興趣時,告訴孩子:不要搞自我封閉,不能機械死板地學。要把閱讀與寫作結合起來,把課內學習與課外學習溝通起來,把學習內容與生活感受融會起來。自己帶著感情領悟了的東西,與自己的生活感受交融了東西,才真正是自己的東西。

語文學習包含知識與能力的共同提高,重視繼承與創新並舉。學語文的目的著重在提高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在培養孩子的語文興趣時,要善於繼承人類已有的知識、經驗,更要注意培養創新精神,這樣就會使孩子對語文產生興趣,並且還會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成為學習的主人。

30

培養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趣

父母箴言

數學這門課程邏輯性強,知識係統性強,而且和其他科目相比起來,有很多術語和記號需要孩子去記,由於這兩點,很多孩子在學習的時候會覺得吃力。在孩子學習數學的時候,父母如果能用巧妙的方法把數學變得生動起來,就能培養起孩子對數學的興趣了。

數學是一門高度抽象與概括的科學,是一片神秘而浩瀚的天空,它拋棄了世界萬物豐富多彩的具體內容,不管是一個人、一個蘋果還是一個本子,它隻研究其中最抽象的數量關係和空間形式,數學的這一特點決定了學習數學對於孩子來說,不僅是對已有能力的鍛煉與考驗,同時也有利於孩子潛力的發掘與提高。所以,父母要善於在一些有趣的題中培養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孩子在這片天空裏自由飛翔。

所有的學科中,數學是最難以引起孩子感興趣的科目。那麼,怎樣培養孩子的數學興趣呢?

在輔導孩子學習數學的時候,激發出孩子的學習興趣是最重要的一環,從心理學角度上講,如果抓住了孩子的某些心理特征,對輔導過程將有一個巨大的推動作用,興趣的培養就是一個重要的方麵。興趣能激發大腦組織用功,有利於發現事物的新線索,並進行探索創造,興趣是學習的最佳營養劑和催化劑,孩子對學習有興趣,對學習材料的反映也就最清晰,思維活動也就最積極、最有效,學習也就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培養孩子學習數學興趣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除了和諧、融洽的父子和母子關係外,更重要的是選擇適當的輔導方法,作為父母應努力使孩子熱愛數學,才能讓孩子對學習有興趣,隻有有興趣,才能學好數學。因為興趣是學習成功的秘訣,是獲取知識的開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礎。父母可通過以下方法來激發孩子興趣。

1.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

觀察能力是認識事物、增長知識的重要能力,是構成智力的重要因素。在孩子學習小學數學的時候,父母就必須引導孩子掌握基本的觀察方法,讓孩子學會在觀察的時候透過事物的表象,抓住本質,發現規律,達到不斷獲取新知、培養能力和發展智力的目的。

在輔導孩子數學的時候,父母要盡量列舉一些孩子熟悉的實例,運用幻燈、模型、實物等教具,形象而又直觀地引導孩子去觀察、分析、綜合,從而激發孩子學習知識的興趣,使孩子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能夠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地掌握所學的知識,讓孩子不至於在深奧的數學迷宮中迷失方向。

2.加強直觀輔導

在輔導孩子學習數學的時候,父母單從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直觀上下工夫還是遠遠不夠的,要解決數學的抽象性與形象性的矛盾,還應充分利用直觀輔導的各種手段,“直觀”具有看得見,摸得著的優點,“直觀”有時能直接說明問題,有時能幫助理解,會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孩子從學習中得到無窮的樂趣。

3.即時鼓勵

“好表揚”是孩子的重要的心理特點。可以點頭表示肯定,說“好”或者“對”表示讚許,也可以說一句鼓勵的話:“真好”“真會動腦筋”,還可以獎給小紅花等形式,對孩子學習上的進步表示祝賀,這樣做可以給孩子極大鼓舞。要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加以肯定,最大限度地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增加孩子克服困難的勇氣,增添孩子對學習數學的興趣。

對於怎麼提高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趣,著名教育學家斯托夫人的方法很值得我們借鑒。

斯托夫人用她的方法,很快就教會她女兒維尼夫雷特數數和數字,而且她還用做買賣的遊戲輕易地就使女兒學會了數錢。然而,當斯托夫人教女兒乘法口訣表的時候,女兒第一次表現出厭煩的情緒。雖然斯托夫人把口訣編成歌唱,可還是不行。

5歲的女兒可以用8種語言說話,在曆史和文學方麵,已經具有初中畢業的水平,還在報刊上發表了不少文章和詩歌,卻學不會乘法口訣。這讓斯托夫人感到非常擔憂,女兒的智力是否出現了偏向,她的目標是使女兒獲得全麵發展,智力的片麵發展造就不出真正幸福的人生。雖然斯托夫人很擔憂,但她並沒有強製女兒硬背乘法口訣,因為她很清楚強製是達不到目的的,而且可能會挫傷女兒的性格。

正好在那個時候,斯托夫人為了宣傳世界語,帶著女兒到紐約的肖特卡去講演,在那裏,她遇到了數學教育專家洪布魯克女士。斯托夫人向她講了自己的問題,洪布魯克女士回答道:“雖然你的女兒在數學上沒有天分,但還不是過於片麵,問題是你的教法不對,你沒有能夠有趣地教,她自然沒有興趣去學。你喜好語言學、音樂、文學和曆史,所以能夠很有興趣地教女兒,她也喜歡學。至於數學呢,你自己沒有興趣,因而教起來也就勉強,你女兒自然就感到厭惡。”然後,她把教數學的方法教給斯托夫人,斯托夫人運用這樣的方法教女兒數學,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首先,斯托夫人接受洪布魯克女士的建議,想辦法使女兒對數學發生興趣。她經常和女兒玩一些關於數學的遊戲,例如:在紙盒裏裝入一把豆子或者紐扣,她們每人抓一把,數數看誰手裏的多;或者吃葡萄的時候數數它們有多少種子;在幫助傭人剝豆子的時候,她們一邊剝一邊數豆莢中有幾顆豆子。她們還經常擲骰子玩,開始是擲兩個骰子,把出現的點數加起來記在紙上,這就是所得到的分數。如果正好是6分,就可以再擲一次。玩過幾次之後計算一下,看誰勝誰負。

女兒對這個遊戲很有興致。根據洪布魯克女士的建議,每次做遊戲的時間不超過一刻鍾。因為洪布魯克女士說,數學遊戲很費腦力,最好不要超過一刻鍾。兩三個星期以後,她們玩的骰子增加到了3個,後來是4個,最後達到6個。

接下來,她們玩一種分組遊戲,把豆子和紐扣兩個一組分成兩組,或者三組,要麼是三個一組,分成三組到四組,再排列開來,計算總數是多少,寫在紙上。為了方便計算,斯托夫人就把這些做成乘法口訣表,並且寫出來掛在牆上。不久,維尼夫雷特就理解了二二得四,三三得九的道理,而且十分開心。